五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经过连续不断的扶贫攻坚,久久为功,眼下,金溪镇究竟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或者说,又有哪些值得村民们高兴的事呢?谈及金溪乡镇的变化,邬亮饶有兴致,对工作队是“助推器”这一块的工作,进行了扼要的回忆。他说:积极支持产业发展。主动协调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引进中蜂养殖项目;支持当地无抗生猪产业发展,调剂600万元启动资金,确保10万头无抗生猪基地如期开工;协调市银行业协会向金溪农户捐赠3万只鸡苗,3万米养鸡栅栏,切实帮扶当地村民脱贫。
再一个显著变化是,积极联系“绿叶义工”志愿者组织,选派工作人员深入金溪镇开展精神扶贫。筛选出10名有创业背景创业成效的有志青年(注:目前全镇在外务工人员近千人,其中市内打工300余人,本镇就业50多人),成立返乡创业青年联盟,发挥示范作用,以“扶贫扶志”为指导思想,引导和动员他们返乡建设新农村,振兴乡村经济,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此外,还在乡村乡规民约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家风家训主题活动,截至去年底,已走访537户农民家庭,为近200户村民梳理了家风家训。
邬亮说,衣食住行,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而对荣誉的需求,对精神的需求,才是最高层次的需求。一个人有了精神的需求,就等于有了骨气和灵魂。他还常用南丁格尔的精神,即“爱心,耐心,细心”来勉励自己,其精神的内核是无私奉献。因此,他常以医者仁心的良好姿态对待工作。
扶贫,犹如号脉,如果脉号准了,就不愁药到病除。而今天邬亮他们的工作,就实实在在地佐证了这一点。
好了,在本篇收笔之前,有几句感叹,与大家共勉:今天邬亮和他同事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透过迎春望暖的理想,永葆为人民的初心,深深挚爱祖国,美丽如涟漪,激情如波浪,执拗糅合着人间正道,以高亢激越的韵律,用心血饱蘸着激情,谱写着有关古老乡村、有关热土的动人故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山民们拥有泥土和绿色的芳香,真正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三年前,气势恢宏的扶贫攻坚战在中国打响,其初步战果,已在世界人类的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中国印记:告别贫困!据悉,工作队未到金溪镇扶贫前,村民人均年收入7168元,到201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已上升至13221元。也就是说,老百姓得实惠的经济收入在成倍数增长,而幸福指数,也在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