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部
(1)概况 1971 年前,劳资工作由组织科兼管;1972 年以后与组织科分开,由 1 名同志分管劳资工作;1976 年,成立人事教育科;1983 年,改为劳动工资科。2004 年 9 月,撤销党委组织科、劳动工资科、科教科,合并成立人力资源部,其中原党委组织科党务管理职能划归党委办公室,原科教科科研、教学、图书馆管理职能划归医务科。2016 年 7 月,退休人员日常管理相关职能划归老年工作科。2019 年 7 月,成立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直属于人力资源部管理。2021 年 2 月,人力资源部原下设机构住培办公室、直属机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及相关业务和继续教育等相关工作划归科教科管理。
截至 2024 年 3 月,科室有职工 8 人,其中硕士研究生 2 人;正高级职称 1 人,副高级职称 2 人,中级职称 5 人。
历任负责人

(2)科室职责
2004 年,成立人力资源部之前,组织、劳资、教培等工作分别由党委组织科、劳动工资科、科教科负责。
2004 年 9 月,成立人力资源部,其中原党委组织科党务管理职能划归党委办公室,原科教科科研、教学、图书馆管理职能划归医务科。
2016 年 7 月,退休人员日常管理相关职能划归老年工作科。2021 年 2 月,人力资源部原下设机构住培办公室、直属机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及相关业务和继续教育等相关工作划归科教科管理。
人力资源部主要承担医院组织人事、薪酬保险和劳动关系等工作,具体包括机构管理、干部管理、人才管理、人事管理、薪酬管理、保险管理、职称管理、档案管理、考核管理等职能。
(3)主要工作
1993 年 10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1993〕275 号文件精神,进行医院工资改革,开始实施岗位技能工资制。
2003 年 11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2003〕173 号文件精神,进行医院工资改革,取消岗位技能工资制、开始实行岗效薪点工资制。
2005 年,医院以改制为契机,实施组织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建立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体系,开始实行岗位管理;开展定员定编工作,组织机关后勤及临床医技科室中层干部、业务主管竞聘上岗工作,重新聘任中层干部 77 人、业务主管 41 人;根据职工改制分流情况,将分流人员档案分别移交油田相关单位,同时干部、工人档案由分别管理变为统一管理,并对参与改制职工档案进行集中、系统整理。
2006 年,印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临时护士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劳务工经考核择优转为正式职工的考核管理机制,对激发劳务工积极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006 年,根据省人事厅、省卫生厅《关于实行中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的通知》(鲁人发〔2005〕28 号)文件要求,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同年,卫生系列高级职称不再由中石化评审,移交委托山东省评审,并建立完善医院职称评审管理制度。
2008 年,制定《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医学专家选拔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起医学专家选拔管理制度。
2011 年 1 月 1 日,根据《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实施方案》(胜中医发〔2011〕87号)文件精神,进行医院工资改革,取消岗效薪点工资制、开始实行基本薪酬分配制度。
2011 年 6 月,医院参加胜利油田相关企业企业年金计划,自 2009 年 1 月起为符合条件的正式职工扣缴企业年金。
2012 年 2 月,经东营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查、批准,医院由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为事业单位,并颁发《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2017 年,建立医院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选拔机制,拓宽医院人才培养与成长渠道。
2018 年,印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逐步强化医院人才引进与管理工作。
2020 年 5 月至 12 月,开展新一轮档案集中整理、装订工作,同时上线数字化干部人事档案系统,将所有人事档案扫描、电子化建档,进一步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
2020 年 12 月,医院成立人事档案专项审查工作组,组织开展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审核范围主要为医院中层干部、高级职称人员、亚专科带头人等。
2021 年 2 月,组织完成 34 名职能部门负责人轮岗工作。
2021 年 6 月,印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亚专科带头人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亚专科带头人职业生涯发展机制,以人才培养促进专科发展。
2022 年 3 月,印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制度(试行)》,增强领导干部与人才间的直接沟通与交流,发挥和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22 年 8 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医院人才工作 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源头管理、系统培养、平台建设、措施保障四个方面,出台 20 条具体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同月,印发《关于做好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亚专科建设示范点重点培育工作的通知》,实施亚专科重点培育工程,完善机制、配套措施,从人财物等多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确保亚专科建设取得实效。
2022 年 11 月,对西郊院区组织架构进行重新梳理、设置,印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关于加快推进西郊院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西郊院区的发展定位和管理模式。
2022 年 12 月,按照一体化管理要求,考察、推荐 4 人到垦利院区任职,选派常驻专家 14 人、柔性专家 26 人到垦利院区从事业务工作,安排垦利院区 10 人来院进修。
2023 年 2 月,根据医院定岗定编情况,组织开展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岗位双向选择聘任。
2023 年 3 月,印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双百名医进东营 百名医师下基层”活动工作方案》,配套下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外请专家待遇管理暂行办法》。常态化聘请包括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国内、省内知名专家到医院开展诊疗工作。深入推进名医引进工作落地见效,强化客座教授过程管理,聚焦柔性人才作用发挥,定期督导专业科室外请专家工作开展情况,确保人才使用取得实效。
2024 年 1 月,医院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变更,医院举办单位变更为东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医院党委书记颜培光。这标志着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医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成为政府主办的公立医院。
2024 年 5 月,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干部管理相关规定,制定《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延长科级干部任职年龄规定(试行)》,符合条件的科级干部,经审批,任职年龄可以延长至退休年龄。
(4)荣誉
1.集体荣誉:1995 年 被授予胜利石油管理局劳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4 年 获管理局教育培训先进单位、提高薪酬管理水平获管理局年度优秀QC成果一等奖。
2004 年 获胜利石油管理局劳动工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5 年 获胜利石油管理局先进集体称号。
2009 年 获山东省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企业荣誉称号、胜利石油管理局社会保险工作先进单位。
2010 年 获胜利石油管理局文明建设先进三级称号。
2010 年 获胜利石油管理局组织工作先进部门称号。
2010 年 获胜利石油管理局社会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0 年 获评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诚信示范企业。
2011 年 获胜利石油管理局组织工作先进部门。
2021 年 获山东省卫生人力资源协会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典型案例三等奖。
2023 年 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优秀案例、山东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二等奖。
2.个人荣誉:1990 年 朱华被胜利石油管理局授予第四次人口普查先进普查指导员称号。
1998 年 李玫被胜利石油管理局授予劳动工资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9 年 朱华被胜利石油管理局授予双文明先进职工称号。
1999 年 梁红英被胜利石油管理局授予劳动工资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0 年 周功勋被胜利石油管理局授予劳动工资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0 年 朱华被胜利石油管理局授予劳动工资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1 年 周功勋被胜利石油管理局授予劳动工资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2 年 朱华被授予胜利油田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
2002 年 于廷莲被胜利石油管理局授予劳动工资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6 年 孙旭青获胜利石油管理局文明先进职工称号。
2011 年 李玫获胜利石油管理局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2012 年 陈勇获胜利石油管理局社会保险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2 年 杭鹏获山东省卫生人员培训先进个人、胜利石油管理局文明先进职工、胜利石油管理局优秀组织工作者称号。
2014 年 陈勇获胜利石油管理局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2020 年 王日香获东营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 齐昆获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全省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称号。
2023 年 王日香获东营市疫情防控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市直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3 年 王日香获东营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干部管理
医院改制前,干部管理均按照油田组织部有关规定和程序开展工作。2005 年改制后,医院以改制为契机,组织开展机关后勤及临床医技科室中层干部、业务主管竞聘上岗工作,重新聘任中层干部 77 人、业务主管 41 人。2020 年 9 月医院移交市管以后,干部选拔任用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东营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等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2021 年 2 月进行 34 名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定期轮岗。2024 年 5 月,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干部管理相关规定,制定《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延长科级干部任职年龄规定(试行)》,符合条件的科级干部,经审批,任职年龄可以延长至退休年龄。
人才管理
(1)建立医院医学专家队伍 2008 年底制定《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医学专家选拔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建立起医学专家选拔管理制度,选拔“首席专家”17 名、“高级专家”36 名。2012 年 4 月,修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医学专家选拔管理暂行办法》。新办法在原“高级专家”“首席专家”的基础上,增加“高级首席专家”“特级首席专家”“资深专家”“终身专家”。第二期医学专家评选出“高级首席专家”12 名、“首席专家”24名、“高级专家”43 名、“资深专家”11 名、“终身专家”1 名。2017 年修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医学专家选拔管理暂行办法》,2018 年修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医学专家选拔管理暂行办法》选拔细则。2023 年选拔“终身专家”2 名。
(2)建立“导师制”办法 2012 年制定《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导师制”暂行办法(试行)》。确定 12 名高级首席专家为导师,12 名年轻专业技术骨干为培养对象,双方建立“师徒”关系。制定《培养任务书》,签订《培养协议书》。2016 年 7 名培养对象培养期满考核合格,顺利结业。
(3)开展医院有突出贡献青年医师选拔表彰 建立医院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选拔机制,2017年起连续 6 年开展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选拔。2017 年选拔有突出贡献青年医师 2 人,有突出贡献青年医师提名奖 3 人。2018 年选拔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 3 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提名奖 3人。2019 年选拔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 1 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提名奖 4 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鼓励奖 5 人。2020 年选拔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 4 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提名奖 3 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鼓励奖 8 人。2021 年选拔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 4 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提名奖 5 人。2022 年选拔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 6 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医师提名奖 4 人。
(4)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2018 年印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2019 年引进高层次人才 4 人。2021 年修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2021 年引进高层次人才 1 人,2022 年引进高层次人才 8 人,2023 年引进高层次人才 18人。
(5)市级及以上专家人才 医院共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7 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 人,齐鲁卫生健康杰出青年人才 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2 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1 人,齐鲁扁仓骨干人才 1 人,齐鲁扁仓杰出青年人才 1 人,山东省中青年优秀保健人才 1 人,黄河三角洲学者 3 人,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0 人,东营市卫生健康领军人才11 人,东营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1 人,黄河口医学领军人才 43 人,东营市首席医学专家、医学技术专家 23 人,东营市名中医 2 人,东营市青年名中医 1 人。
人事管理
医院改制前,人事管理均按照油田劳动工资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职工均通过油田审批、引进。2005 年改制后,印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员工招聘管理暂行办法》,医院开始自主开展人员招聘等人事管理工作,同时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建立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体系,开始实行岗位管理、进行定岗定编,用工形式包括正式职工、劳务工、返聘人员、临时工等。
2006 年印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临时护士考核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员工招聘管理暂行办法》《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临时护士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劳务工经考核择优转为正式职工的考核管理机制,对激发劳务工积极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2013 年印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专业技术(关键)岗位劳务人员年度考核细则》,2015 年印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劳务人员年度考核细则》,2018 年、2021 年对考核细则进行修订。
2006 年印发《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医院退休返聘工作进行制度改革,2012 年印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退休专业技术人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对退休返聘工作进行制度修订,2015 年、2018 年进一步做制度完善。2008 年开始实施劳动合同管理,全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21 年,医院开始对临时工进行规范管理,清退大龄用工,降低用工风险。
薪酬管理
1977 年根据国务院 89 号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具体情况,经群众评议,上级领导批准,318 名职工晋升一级工资,53 名职工靠级。
1979 年根据国务院 70 号文件精神,经群众评选 367 名职工晋升一级工资。
1981 年根据国务院精神,644 名职工升级,其中 49 人升两级。此外,274 名靠级,40 名补级差。
1982 年根据国发(81)144 号文件精神,228名职工晋升一级工资,8 名补级差,13 名职工靠级。
1983 年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359 名职工晋升一级工资。
1984 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厂长有权给有特殊贡献的职工晋级,每年晋升面为百分之三的通知精神,34 名职工晋升一级工资。根据油田会战指挥部(84)第 407 号文件“关于大、中专毕业及取得技术员以上职称的科级干部向上浮动一级工资”的通知精神,经考核703 名职工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同年,将各类人员工资统一套改为企业工资。根据国发(83)65 号文件给部分(25%)职工升级的精神,经考核 299名职工晋升一级工资;为鼓励石油企业工人,根据油田(84)576 号文件,268 名职工晋升一级工资。
1985 年根据胜油指发(85)第 443 号文件精神,经院党委研究决定 38 名职工晋升一级工资。
1986 年根据胜中医发(86)16 号文件,将石油企业工资标准套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工资标准,给套改中增资较少的 5%人员晋升半级工资,经考核、领导研究,590 名职工每人晋升半级工资。
1987 年根据胜油指发(87)第 70 号文件精神,44 人晋升一级工资,6 人晋升半级工资。
1988 年根据胜油指发(88)第 56 号文件精神,893 人晋升半级工资;36 人晋升一级工资。根据胜油指发(88)第 279 号文件“给部分中年专业技术人员升级”精神,995 人浮动一级工资,3 人浮动半级工资。
1989 年 10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1989〕276号文件精神,给符合条件的职工进行工资调整。
1990 年 10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1990〕498号文件精神,给符合条件的职工浮动一级工资。
1991 年 7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1991〕437号文件精神,给符合条件的职工浮动半级固定奖金。
1992 年 10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1992〕406号文件精神,给符合条件的职工浮动半级工资。
1993 年 7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1993〕184号文件精神,对全院职工的工资标准进行调整。10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1993〕275 号文件精神,实施岗位技能工资制。
1994 年 7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1994〕357号文件精神,对全院职工的岗位工资进行调整和完善。
1995 年根据胜油局发〔1995〕290 号文件精神,对全院职工的工资进行调整,并给符合条件的职工晋升一级技能工资。
1996 年 7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1996〕262号文件精神,将全院职工的岗位工资提高两个档次。
1997 年 7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1997〕147号和胜油局发〔1997〕263 号文件精神,调整技能工资标准,将符合条件的职工的岗位工资晋升一档。
1998 年 1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1998〕62 号文件精神,给已定级的职工晋升一级技能工资。
1999 年 7 月 1 日根据胜油局发〔1999〕348号文件精神,全院职工套改技能工资后,已定级的职工又晋升一级技能工资。
2003 年根据胜油局发〔2003〕173 号文件精神,11 月 1 日起,实行岗效薪点工资制,取消原来的岗位技能工资制。
2011 年根据《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实施方案》(胜中医发〔2011〕87 号)文件精神,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起,实行基本薪酬分配制度,取消原来的岗效薪点工资制。
2015 年根据《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2015 年基本薪酬调整、增设积累贡献奖实施办法》(胜中医发〔2015〕74 号)文件精神,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提高职工基本薪酬标准,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增设积累贡献奖。
2016 年根据《关于发放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职工采暖费、物业费补贴的通知》(胜中医发〔2016〕49 号),开始给予职工发放采暖费及物业费补贴。
2018 年根据《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增设职称(岗位)补贴实施办法》,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起,增设职称(岗位)补贴。
2019 年根据《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职工物业供暖补贴调整办法》(胜中医发〔2019〕26 号)文件精神,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新的补贴标准。
2019 年根据《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增设学历补贴实施办法》(胜中医发〔2019〕96 号)文件精神,自 2019 年 11 月起,增设学历补贴。
2023 年根据《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规范职工收入项目整改方案》,自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将一次性奖金固化为基本薪酬,并对专家津贴、助理津贴、学历补贴等职工收入项目进行整合。
保险管理
医院正式职工自 1996 年 1 月起随油田开始参加社会保险,各项管理均按油田社保中心要求开展工作。2011 年 6 月,医院参加胜利油田相关企业企业年金计划,自 2009 年 1 月起为符合条件的正式职工扣缴企业年金,各项管理均按油田社保中心要求开展工作。医院劳务工社会保险由劳务公司扣缴,执行东营市有关管理规定。
职称管理
2006 年,根据省人事厅、省卫生厅《关于实行中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的通知》(鲁人发〔2005〕28 号)文件要求,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2006 年起,卫生系列高级职称不再由中石化评审,移交委托山东省评审,并建立完善医院职称评审管理制度。2007 年至 2023 年,评审通过卫生系列正高级职称222 人,高级职称 682 人。
人事档案管理
医院改制前,组织科负责管理干部档案(其中处级干部档案交由油田组织部统一管理),劳动工资科负责管理工人档案;2005 年改制后由人力资源部统一集中管理正式职工人事档案,同时将改制分流人员移交油田相关单位。
2007 年,因医院人员变动、档案材料的增加,人力资源部对档案进行集中整理;此次档案集中整理用工 4 人、持续 8 个月左右,整理档案 1000余卷。
2020 年 5 月至 12 月,为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质量,更好地与上级部门工作相对接,人力资源部开展新一轮档案集中整理、装订工作,并上线信息系统、建立电子档案;此次用工 10 人,共完成 2000 余名正式职工、520 余名退休职工的档案整理、装订及扫描、电子化建档工作。
2020 年 10 月起,医院市管干部档案交由市委组织部管理,同时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修订、完善医院档案管理规定及工作流程。
2020 年 12 月,医院成立人事档案专项审查工作组。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抽调党员骨干4 人集中开展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审核范围主要为医院中层干部、高级职称人员、亚专科带头人等,共完成专审、确认 389 卷。
2021 年起,每年从新入院职工中考察、抽调党员 2—3 人集中开展新职工档案整理、建档及扫描电子化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考核管理
(1)岗位考核 考核对象为医院正式职工,主要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和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任务情况,以岗位职责为依据,对不同岗位人员的考核各有侧重。
对部门(科室)负责人的考核:重点考核政治素质、工作业绩、学习能力、政策运用能力、决策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业务水平、民主作风、联系群众、廉洁自律和年度责任指标完成等情况。
对一般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其他人员的考核:重点考核政治素质、工作业绩、技术能力、专业知识等情况。
(2)试用期满、见习期满、劳动合同期满考 核 考核对象为医院正式职工、劳务工,考核以日常工作表现和科室民主评议为主,根据科室负责人意见、分管院领导审核,上报医院审批。考核结果作为办理转正、定级定职及合同续签等手续的重要依据。
(3)劳务人员年度考核 根据《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劳务人员年度考核细则》(胜中医发〔2021〕119 号)要求,每年组织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表现、劳动出勤等。根据考核结果及医院用工需求情况,可按一定比例转为医院招聘员工,2008 年至 2024 年共有1138 名优秀劳务工转为医院正式职工。
外派援助任务
(1)援非 2011 年选派杜生富至非洲开展支援工作。
2015 年 8 月选派李强、周忠向至坦桑尼亚开展为期 2 年的支援工作。
2021 年 4 月选派张玮琨至塞舌尔开展为期 2年的支援工作。
2022 年 1 月选派张海龙、王亨至坦桑尼亚开展为期 2 年的支援工作。
(2)援疆 2012 年 6 月选派刘磊、潘国政开展为期 3 个月的援疆工作。
2012 年 9 月选派程林开展为期 3 个月的援疆工作。
2014 年 2 月选派李涛开展为期 3 年的援疆工作。
2014 年 6 月选派徐伟民、董亮、张建开展为期 3 个月的援疆工作。
2015 年 7 月选派林泉、谭波、蔡懿开展为期6 个月的援疆工作。
2016 年 5 月选派卜庆敖、王涛、周新军、史爱华开展为期 6 个月的援疆工作。
2017 年 7 月选派马明明、陈岩开展为期 6 个月的援疆工作。
2018 年 9 月选派刘健开展为期 18 个月的援疆工作。
2023 年 2 月选派徐永前、温志军、冯佳开展为期 12 个月的援疆工作。
2023 年 5 月选派牟林开展为期 18 个月的援疆工作。
2024 年 3 月选派宋小争、张丽、贺红安开展为期 18 个月的援疆工作。
2024 年 7 月选派杨琦开展为期 12 个月的对口帮扶工作。
(3)援藏 2019 年 5 月选派花胜国开展为期3 个月的援藏工作。
2020 年 7 月选派赵骥开展为期 6 个月的援藏工作。
(4)鲁渝协作支医 2019 年 7 月选派刘世雷、朱桂萍开展为期 6 个月的援渝工作。
2019 年 7 月选派曹光哲开展为期 12 个月的援渝工作。
2020 年 5 月选派肖文丰、田甜、付忠义、张金龙、李明福、邢召举开展为期 12 个月的援渝工作。
2021 年 2 月选派陈娜开展为期 18 个月的援渝工作。
2021 年 7 月选派刘克、刘志强、王松龄开展为期 12 个月的援渝工作。
2022 年 7 月选派胡国鑫开展为期 6 个月的援渝工作。
2022 年 7 月选派张文苹开展为期 12 个月的援渝工作。
2023 年 7 月选派简宝山、燕小飞、王艳开展为期 12 个月的援渝工作。
2024 年 7 月选派路建宽、刘峰、安娜、李宪乔、花晨朝开展为期 6 个月的鲁渝协作支医工作。
(5)抗击新冠疫情 2020 年 1 月选派胡国鑫、王海生、苟田田、赵萍至湖北武汉开展第一批抗疫工作。
2020 年 1 月选派张冰洁至湖北武汉开展第二批抗疫工作。
2020 年 2 月选派杨亚东至湖北武汉开展第三批抗疫工作。
2020 年 2 月选派秦保春至湖北武汉开展第四批抗疫工作。
2020 年 2 月选派钱均凤、吴涛涛、王建、李文智至湖北武汉开展第五批抗疫工作。
2020 年 2 月选派郝兴亮至滨州开展抗疫工作。
2020 年 2 月选派庞闽厦、王玉强、苏伟、张晓飞、倪周、刘彬至济宁开展第一批抗疫工作。
2020 年 2 月选派缪李信、王希虎、王文奇至济宁开展第二批抗疫工作。
2020 年 3 月选派马健、王乃志、张振华至福建开展抗疫工作。
2020 年 5 月选派刘贻哲、杨倩雯至沙特开展抗疫工作。
2020 年 6 月选派姜明照、郭光青、田建国至济南开展抗疫转运工作。
2020 年 7 月选派刘克、王记硕至科威特开展抗疫工作。
2020 年 8 月选派李超至新疆开展抗疫工作。
2020 年 8 月选派李连涛、王晨、胡明磊至济南开展抗疫转运工作。
2020 年 10 月选派杨启帆、刘伟、张文磊到青岛平度开展抗疫工作。
2020 年 12 月选派韩文学至福建开展抗疫工作。
2021 年 1 月选派罗树彬、田建国、庞帅至济南开展抗疫转运工作。
2021 年 1 月选派陈慧锦至省疫情防控督导组开展抗疫工作。
2021 年 1 月选派李冬梅、胡国鑫至市疫情防控督导组开展抗疫工作。
2021 年 4 月选派石新华至淄博开展抗疫工作。
2021 年 5 月选派牟佩佩至省疫情防控督导组开展抗疫工作。
2021 年 6 月选派王晓南、张龙龙、郭庆龙至济南开展抗疫转运工作。
2021 年 6 月选派王敏河至省疫情防控督导组开展抗疫工作。
2021 年 9 月选派王耀文至省疫情防控督导组开展抗疫工作。
2021 年 9 月选派丁继江、刘文龙、孙敬晖至青烟威开展抗疫转运工作。
2021 年 11 月选派吴佩佩、芦鑫至青烟威开展抗疫转运工作。
2021 年 11 月选派王玉彬至福建口岸疫情防控专班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1 月选派杨长春、周二璞、周嘉伟、史文华、司义、宋少玲、丁娟、曹子一至天津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3 月选派满莹、燕来奇、许明非、刘翔宇、马龙、王炳慧、蔡宛容、马瑞芳、张瑞文、李志慧至青岛莱西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3 月选派秦振强、李伟瑞、李璟清至济南开展抗疫转运工作。
2022 年 3 月选派牟佩佩、李超、周二璞、杨雪静、司义、曹子一、明佳、周嘉伟至威海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3 月选派周龙、张志豪、吴涛涛、张红梅、赵萍、陈金凤、杨凯月、宋文军、张晓晴、杨倩雯、马志鹏、刘欣至青岛莱西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3 月选派李文智、王建至滨州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4 月选派燕欣朋、汤立建、洪树坤、李国强、吴涛涛、孔庆祖、李钰、赵娜、孙丽芳、赵鑫宇、倪俊杰、周宸辰、徐凤梅、寇昕瑞、丁路遥、丁永波、李连涛、司莹莹、李梦超、于潇玉、高丽娟、庞楠、李东晔、倪世颜、李秋炀、刁文文、于淑华、董真、吕敏至上海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4 月选派燕来奇、姜小奇、车佳敏、王梦迪、陈晓莉、高翠、苟树蕾、张永琪、张晓敏、王琳琳、李瑶佳、李绚丽、李梦娟、李晓彤、崔文珠、冯敏、杨玉娜、尹凯慧、李欣萌、张永鑫、王慧昕、秦金浩、董文静、张晓妍、张姗姗、田春霞、李朋伟、解晓语、刘奕孜、尚凡秀、盖凯月、宋嘉佳、王宏、王增娜、王妍慧、王冬雪、王传迪、郭雯冰、麻君君、贾凯璇、张如意、董沙沙、李无迪、李鹏飞、董帅隆、李冰洁、桓磊、封海迪、于倩茹、张爱成、王际亮、郭玉珍、刘思彤、史文华、郝治闻至济南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6 月选派谭希、张学宇至青烟威开展抗疫转运工作。
2022 年 7 月选派徐林、刘伟、丁娟、孙晶晶、陈永强至菏泽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8 月选派赵玲、燕来奇、李国强、盖凯月、金鑫、杨金辉、王莹莹、赵玉娇、宋嘉佳、李晓琳、董沙沙、王传迪、于倩茹、陈琦、徐媛媛、孟海翠、王宏、郑敏、高娜娜、王美秀、王萌萌、王紫梅、高广瑞、李展帆、王静、秦振强、刘晓杰、任丽娜、王忠慧、李无迪至海南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8 月选派盖志辉、成怀福、田建国、杨光虎、张成帅、李鹏飞、张振岩、刘兴涛、姜明照、巴玉坤、李文智至西藏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9 月选派王际亮、杨长春、王小珍、史文华、王婷婷、范家伟、司义、郝治闻至四川成都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9 月选派王晓辉、罗晓宇、胡若涵至济南开展抗疫转运工作。
2022 年 10 月选派王际亮、张炎芳、谢莲、张源源、潘素飞、王婷婷、司义、刘敬宇、周二璞、范家伟至新疆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11 月选派牟林、赵萍、张红梅、李玉聪、武琳、高静、任敬萍、孙丽芳、王炳慧、周宸辰、徐凤梅、寇昕瑞、丁路遥、李秋炀、李东晔、赵玉娇、刁文文、于淑华、宋文军、杨凯月、宋嘉佳、郑敏、田春霞、王佳奇、李志慧、杨倩雯、孙文慧、孟越越、王雪、李连涛至重庆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 12 月选派房永强、高延智、王向宇至济南开展抗疫转运工作。
2022 年 12 月选派陈谭昇、李霜、黄海燕、宋平、邱世明、房露露、唐娜、扈晓静、郑玉杰、付玲玲、田甜、刘文虎、于黎明、公言伟、丁明升、马文文、纪艳荣、王聪聪、李瑶佳、李甜妹、刘奕孜、王萌萌、李晓琳、崔雨盈、代晓晓到北京开展抗疫工作。
2022 年全年,医院派出 7 人至市疫情防控专班开展抗疫工作;派出 20 人至市人民医院承担医疗支援工作;派出 149 人至市新冠定点救治医院开展救护工作;派出 46 人至园博园方舱医院开展救治工作;全年累计派出 5572 人次参与支持全市核酸检测相关工作。
(撰稿人:王日香 陈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