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与多大的世界发生联系,你就能走多远
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而个人的世界观,其实就是你相信自己能够与多大的世界发生联系。
世界观并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更是一种对自身在世界中的定位和认知。正如周总理曾铿锵有力地说:“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就是周总理的世界观,它与中华发生了联系。那你和我,又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呢?你相信你这一生,能够与多大的世界发生联系呢?你相信你能与越大的世界发生联系,你的格局就越大。
一个人对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认知和信念,直接影响着其个人的格局和眼界。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与更广阔的世界发生联系,那么他就会具备更为开阔的视野,他的格局就越大。
一个拥有大格局的人,不会被狭隘的个人利益束缚,而是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整个世界的变化和发展。他会更加开放和包容,能够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同时,他也会更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挑战和困难,不畏惧失败,敢于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远的梦想。
比如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另一个孩子则从小就为了父母各种各样的“奖励”而努力。第一个孩子也许从小就受到家庭或环境的影响,小小年纪便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荣联系在一起。在他的潜意识里,“我好,国家就好”“我好,民族就好”“我好,我家就好”的念头已经萌芽,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而茁壮成长。而第二个孩子,父母为了促使他的每一次进步,从他小时候起就给他制定了周密的“奖励机制”。于是他的每一次努力,都不是为了成绩本身,而是为了得到变形金刚、卡片、零食等奖赏。无须多言,第一个孩子与更大的世界发生了联系,所以他拥有比第二个孩子更大的世界观。这样的两个孩子,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孩子应该会更加坚守,因为国家、民族和家人都是不能轻言放弃的;相比之下,第二个孩子或许就不那么坚守,因为吃的、玩的带给他的动力并不会大到他能够下定决心与困难抗衡,这时他很可能会想,算了,大不了不要玩具不要零食呗。
因此,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为更大的世界,比如说为国家、为家族、为团体做出贡献,就如同上面的第一个孩子,当他在职业生涯或在人生路上遇到巨大困难的时候,总会有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支撑他不断前行,超越困难,走向巨大的成功。而如果一个人的世界观很小,就如同上面的第二个孩子,当他遇到的困难很小时,他可能更有动力。因为他想要的东西很“小”,很容易得到,他只需要跨过那个小小的困难就能够得到满足。
工作中,你要激励后者的话,就得不断改变标的物,比如今年给他五千元的薪资,明年为了激励他更好地工作,你就得给他把薪资涨到六千元。不仅如此,如果在工作中遇到较大的困难,他就容易退缩,容易放弃。这时候他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大不了我不要这六千块钱呗,我换个工作还不行吗?我可不想为了这点儿钱受苦受累受委屈。”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的世界观很小,他只与自己产生联系,而不是与更大的世界发生联系,一旦他感觉自己不在舒适区,就会萌生放弃的念头。这也是很多年轻人不断跳槽的原因之一,在他们身上,放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很多职场新人每三五个月就会换一次工作,更有甚者十天半月就走人。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一部分客观原因可能是他选择的企业不是很好,又或者企业面临倒闭,使他不得不被动跳槽。但更多时候是自身的原因所致。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家企业是完美的。比如我特别喜欢和崇拜的华为,即使是这样一家优秀的企业,每年也会有不少员工离职。所以,再完美的企业也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就像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人一样。
在职业的道路上,年轻时的我也曾有过一段痛苦和迷茫的时期。那时,初入社会的我一直想找到一个完美的企业,找到一个完美的老板,想要为它奉献我一生的时间、精力和努力。所以我去了很多家企业面试,当然,对于我来说,这也是双向面试,在对方面试我的时候,我也在面试企业和老板,考量它值不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去跟随。我抱着这样的心态面试了几十家企业,但最后没有选择任何一家,因为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既有格局又有能力的老板——我心目中的完美老板是既愿意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有自己的一套经营理念和管理能力。我甚至想象,这个老板不仅要长得很帅或者很漂亮,而且家庭也经营得很好,对员工也很大气,总之,是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人,我觉得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我跟随一生。但是似乎很遗憾,我未能找到这样的人。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对我说:“未来啊,你是在找你生命中的圣人。你何必痛苦呢?这世界上本就没有圣人。”朋友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我,是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完美的家庭,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企业。我们不要总是去挑剔企业和老板的问题,而应该扪心自问:我自己足够完美吗?我的个人价值是什么?这些才是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工作中,如果我发现了问题所在、缺点所在,如企业产品有问题、服务有问题、营销有问题。很好,这就是我实现价值的契机。我不要逃避,而是竭尽所能地去解决它,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如果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我在这家企业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晋升。如果得不到晋升,也没有关系,我只要继续努力就好,未来终有我发光发热的地方。如果这家企业一直看不到我的优秀,届时我再去找一个其他的企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借事炼人。很多年轻人总是抱怨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喜欢自己当下的工作,等等。其实,我建议大家可以换一种思路,与其纠结于我喜欢什么,不如脚踏实地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工作这件事,喜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通过它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是任何能力,比如业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所以,亲爱的朋友,亲爱的年轻人,不要频繁地跳槽,不要频繁地放弃,不要让消极退缩成为你人生的一种习惯。试想,如果一个人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他能有多大的成就呢?
在家庭中,如果你认为父母有缺点,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弥补和改善。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成长的机会。不要担忧自己会无意中继承这些缺点,而应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识别并解决它们。只要你自身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父母的缺点会使你多一份觉察和努力,不仅能够避免父母的缺点,还能继承并发扬他们的优点,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家族的传承。
所以我一直强调,你的世界观越大,你对抗困难的动力就越大,你就越容易获得成功。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巨头马云,在互联网兴起之初就敏锐地洞察到其中的巨大商机,他相信互联网将改变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于是毅然决然地创立阿里巴巴。这就是他的世界观,它体现在他对商业的理解和追求上,他相信自己可以与全球的商业体系发生联系,于是不畏非议,一心致力于建设一个开放、共享的电子商务平台,将中国的企业与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联系起来。在创业过程中,他虽然经历了资金缺乏、扩张困境、互联网泡沫破裂等困难和挑战,但是那个与全球商业连接的更大的世界让他有更大的跨越的动力。最终,他排除万难,成功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商业帝国。
由此可见,你相信你能与多大的世界发生联系,你就能走多远。只有当你的世界不只装着你自己,还装着父母、装着家族、装着社会、装着国家……你才能拥有优质世界观,你的人生才可能有一个更高维度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