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使命,一定是利他的
在前面的“价值观”一节中,我们探讨了个人使命。个人使命随着我们角色的转变而变化,它是我们世界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我是在而立之年才找到了自己一生的使命和方向,即投身于年轻人的教育事业。我想要引导和帮助那些迷茫的年轻人,让更多人的生命能够因我而变得不同。
事实上,这也是我的企业的使命。
稻盛和夫曾说,个人生命的使命感首先在于磨炼自身的品德和心志,其次在于为社会、为他人贡献力量,即具有一种利他的处世态度。这种使命感也可以被视为上天赋予我们生命的重要意义。
真正的使命感必然源自纯洁而美好的心灵信念,而非出于个人私利的动机。而企业的使命感又是什么呢?稻盛和夫先生进一步阐释:企业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实现经营者个人的欲望或愿望,而是为了保障员工现在和未来的生活。这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以社会福祉为己任的崇高追求。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企业使命不只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更是企业前行的方向和灵魂所在。真正优秀的企业使命往往带有一种深远的利他精神,不仅追求商业上的成功,更致力于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拿我自己的企业来讲,我会不定期带领团队做些公益,比如资助贫困学生、点对点捐赠孤儿院,以及贫困山区一对一帮扶。我坚信教育能改变人的命运,爱能温暖人心。这些理念已深深融入我们的企业基因。
因为坚持这种利他思维,我们的发展一路都很扎实。新冠疫情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我们的团队成员选择肩并肩,一起克服困难,这让我们越来越好。我深信,这与我们企业的使命是分不开的:“让天下没有迷茫的年轻人。”越是艰难时刻,越是需要我们站出来坚守的时候,顺境时长个,逆境时长根。这种使命感,让我们在逆境中更加团结,也让我们的企业在挑战中不断成长。
真正的使命必然是利他的。在大的商业生态中,一个完全利己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优秀的公司特别重视企业使命,将其置于公司战略的核心地位。
我在自己开设的“未来私塾”面试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这个企业家,有没有利他精神?他经营企业的初心是什么?他的使命是什么?想为社会、为他人做什么?
如果在与面试者交流时,发现他的话题全部围绕着如何赚钱、如何将公司做强做大,但对员工的成长、对社会的责任却只字不提,那我就不会录取他,生活中也不会选择跟他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