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就是知道我是谁
人生观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受家庭、教育、文化、宗教和个人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成熟和全面的人生观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自己,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选择,并在生活中找到满足和幸福。
一、你扮演了哪些角色?
人生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其中最简单的一个层面就是角色,即最外在的表现。
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中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一位女性在职场中可能是职员、总经理、HR或者老师,而在家里她可能是女儿、妻子或母亲。每一个角色都赋予了她不同的责任和期待。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每个场景都需要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去演绎。如果在错误的场景扮演了错误的角色身份,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在家庭生活中,作为女儿、女朋友或妻子,你可以尽情撒娇,享受你的特权。但在职场中,如果你总是以撒娇的方式请求帮助,可能一开始会得到一些便利,但时间一长,别人就会觉得你不够独立、不够专业。这不仅影响你的形象,还可能限制你的职业发展。毕竟,职场需要的是能一起扛事、一起成长的伙伴,而不是总想着撒娇或依赖别人的人。
确实,无论走到哪里,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点上,我还是践行得不错的。我创办的未来私塾,学员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大学生和精英职场人士在内的青年人;另一类是企业家群体。尽管他们的身份和年龄各异,甚至有些学员和我的母亲同龄。但在课堂上,他们都是我的学生,而我是他们的老师,老师就是我的角色。如果我在课堂上以晚辈的身份自居,课堂氛围就全乱套了,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样的课堂注定是失败的。
在职场和生活中,扮演好每一个角色,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各自的领域中,展现出真正的自我,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成长。
二、自我身份认同感——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往哪里?
人生观的第二个层面是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这不仅是哲学上的探索,更是我们身份认同感的体现。
“有人说,保安其实就像是生活中的哲学家。他们每天问的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去哪儿?’看似平常,却触及人生的根本。一个人能在哲学层面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往往就展现了他的人生观,用一个更接地气的词来说,这就是身份认同感。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有着清晰的认识,他的身份认同感就会增强,从而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展现得更有底气,能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
例如,一个人当了小偷,哪怕他这一辈子以小偷这个职业为生,他也不愿意被别人指着鼻子说他是个小偷,因为他内心清楚,这并不是他想要的身份。所以,他永远无法从中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更别说以小偷为荣。所以,当一个人不能认同自己的身份时,他的人生就会很纠结,会彷徨、迷惑、茫然。
一个医生,他的身份认同感不仅来自他在医院的职位,更来自他救死扶伤的成就感和对社会的贡献。当他面对病患时,他知道自己是谁,也清楚自己的使命。
他从哪里来?他经过医学院多年的学习和实践,走上救死扶伤的道路。
他要去哪里?他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医术,治愈更多的病人,为人们的健康做出贡献。这样的身份认同感使他在工作中充满动力和方向感。
文化认同感也是身份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为中国人,我们的身份认同感不仅来自自己的国籍,还来自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自豪和热爱。我们通过学习历史、文化和传统,来增强对自身身份的理解和认同。这样的认同感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
明确的身份认同感不仅帮助我们回答“我是谁”,还指引我们理解“我从哪里来”和“我要去往哪里”。当我们对这三个问题有了清晰的答案时,我们的人生道路就会变得更加坚定和自信。这种认同感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我们的梦想。因此,培养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让我们更坚定,更有力量去追求我们想要的生活。
三、衡量成功的内在标准: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谈到人生观,我们常问自己:“我的人生成功吗?”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社会怎么看和你自己怎么看。
社会标准通常看重物质财富、权力和社会影响力。比如,你的收入、你的财产和你的社会地位等。然而,如果你只用这些来衡量自己的成功,很容易会感到痛苦和不满足。因为总有人比你赚得更多、住得更好,这种对比会让你陷入无尽的焦虑和不安。
内在标准则更关注你的价值观和内心的声音。它无关乎金钱、名利,而是你自己对成功的定义。它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是否感到满足和快乐。成功对你来说,可能意味着家庭的幸福、个人的成长或是对社会的贡献。这种成功,是别人看不见的,但对你来说却意义非凡。
2020 年,肆虐的疫情导致我所从事的线下教育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一家准上市公司向我抛出橄榄枝,年薪 100 万元并附带期权和股份。面对这样的诱惑,我不断问自己:我的人生观是什么?我如何衡量成功?如果因一时的困难就退缩,我将如何实现教育的初心和梦想?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继续坚守教育行业。虽然与之相比,当时我的收入会少很多,但这份事业带给我的喜悦和幸福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对我来说,能够通过我的努力帮助更多年轻人找到他们的人生方向,实现他们的梦想,这就是我想要追求的成功。
在我看来,衡量成功的标准不应该仅仅依靠社会的评价,而是要更多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内心真正追求的目标,并坚持下去,这才是成功的人生观。
进一步来讲,内在标准的成功感来源于对个人价值观的忠实追随。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成功的定义自然也就不同。对有些人来说,成功是财富的积累和地位的提升;对另一些人来说,成功则是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实现。正如乔布斯所说,“你要找到你所爱的事物,然后全心投入”。只有真正热爱的事情,才能带来内心的满足和持久的幸福。
我有一位朋友,在大学期间选择了研究哲学,尽管这个领域并不被大众看好,认为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高薪工作,但他却由于对哲学的热爱,毅然决然地投入其中。几年后,他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并在学术界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告诉我,尽管他的收入不如一些同学,但他每天都在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声音干扰,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但真正的成功,源自对自己内心和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它不在于外界的赞誉,而在于你是否能找到并坚持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无论外界评价如何,只要你内心感到满足和幸福,那就是成功。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忠于自己,方能无愧于心。”在这条道路上,只有听从内心的声音,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