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观众听好戏
老年大学晋剧社有个喜欢戏,但不会唱戏的老戏迷,他就是剧社的音响师李福高。李福高,1954年1月出生,大堡镇刁蝉村人。别看刁蝉村地处山区,村子也不大,但历史悠久,村名胜古迹众多,村名就是村里唐代建的“吊禅寺”演变过来的。这里唱山西梆子的戏班成立于清代,在大堡、宣化傅家堡一带很有名气,李福高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李福高从7年一贯制学校初中毕业后参加劳动,1972年参军入伍,两年后提干,1985年以副连职务转业到涿鹿县。先后在县政府、计生委工作半年后调到县物价局担任物价检查所所长,一直到退休。李福高从小就爱听戏、爱看戏,村里和三里五村唱大戏他是场场不误。
2016年,李福高加入了老年大学晋剧社,担任音响师。他一直是搞行政工作的,搞音响实属外行,但他腿勤手快,善于学习,不懂就问,很快掌握了剧社的音响设备。为了给舞台上的演员助力,他除了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还自己掏钱买了许多胸麦和易损零部件。每次演出,他都提前一个多小时到场,把所有设备调试好。演出完毕,大家把用过的设备交回来,他都要逐一检查,分别装箱,以备下次再用。有人问他:“老李,你不唱戏,也不会唱戏,为什么还要跟着瞎忙?”李福高笑着回答:“我虽然不会唱戏,但是我爱戏,就是爱听山西梆子的那股味儿,就是愿意和大家在一起快乐!”已经70岁的李福高闲暇没事,就认真学习钻研音响管理知识。他说,我要为剧社服好务,必须认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为让广大戏迷看好戏做点事儿!
在志愿者协会晋剧社,也有一位和李福高一样的戏迷,他的名字叫赵恩。他和李福高一样,也是喜欢戏但不参与唱戏,都是剧社的音响师。所不同的是,赵恩所在剧社不仅正式演出需要音响,就是平时排练也都开着音响。因此,无论是平时排练,还是正式演出,赵恩都必须提前到场,把音响调试好,收摊了,散戏了,别人都回家了,赵恩还得收拾。

李福高在演出时调节音响设备。拍摄于2019年6月30日
正是有了李福高和赵恩这样的戏迷,涿鹿晋剧在民众中才有更加广泛的影响,戏迷们才能更好地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