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戏迷天地
所谓戏迷,是指喜欢看戏或唱戏而入迷的人。山西梆子在涿鹿有忠实的观众群,这些观众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酷爱戏曲的戏迷;一部分是不但爱看戏,而且自己还爱唱戏,甚至粉墨登场的观众。后一部分就被称作“票友”。
山西梆子自清朝末年传入涿鹿,迅速风靡黄阳山下和桑干河两岸。不仅涌现出“背锅生”崔文、“另安腿”李长胜、“九岁红”崔德旺、“三毛旦”崔德才、“塞外名净”杨胜鹏、“一斗金”李胜德,以及“舍命红”闫三关、“河北红”席振德等一大批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也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戏迷和票友。正是由于广大戏迷的参与,才有了山西梆子在涿鹿百年的辉煌历史。资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的涿鹿县戏迷“捧名角”,葛家场双台“斗戏”,马军庄一座双面戏台背靠背同唱两台戏的盛况,这些都说明山西梆子在涿鹿的兴盛离不开最广大民众和戏迷的参与。他们可以把一个演员“捧火”,也可以将你“堆灰”(涿鹿方言:叫倒好,使台上的演员无地自容),许多名角大腕因糊弄观众或唱错台词挨了涿鹿观众的“堆”而再也不敢到涿鹿唱戏,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涿鹿的戏迷不仅爱戏,而且懂戏,唱得好不好,最终还是观众和戏迷说了算。在晋剧还不太景气的今天,因为这些戏迷的捧场和参与,才使得涿鹿城乡到处唱响晋腔晋韵,才有了山西梆子在涿鹿民间的广泛流传,同时也必将推动涿鹿晋剧的传承与发展。在戏迷中间,有热心为戏迷准备活动场所的,也有提供赞助的,有夫妻共同参与,有兄弟同台,也有全家出动的,还有那些虽然不太懂戏,但场场不误、追随山西梆子一生的铁杆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