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好一个角色就得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
——访涿鹿新云晋剧团团长李鑫鑫
继大型现代晋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排成功以后,涿鹿新云文化传媒公司又一部大型现代晋剧《劈山大渠》搬上舞台。这部戏是席振德老师根据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涿鹿县修建劈山大渠真实史料创作改编的。
1958年3月16日,在党中央、毛主席兴修水利的精神鼓舞下,涿鹿县劈山大渠破土动工,此项工程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00项重点水利工程的第29位。《劈山大渠》反映的是大渠石塘洼隧道工地,以涿鹿人民公社铁姑娘队队长杨玉荣(原型为涿鹿县马家湾村妇女队长杨光荣)为代表的农民工在党的领导下,靠着誓把桑干河水引上高山的钢铁意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各级领导和乡亲们的支持下,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险,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圆满凿通隧道,为劈山大渠一期工程通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剧目,2022年9月28日,大型现代晋剧《劈山大渠》在新云剧场首次公开演出。这次演出非常成功,得到参加观摩的县领导、编创人员、导演和全体观众的一致好评,特别对杨玉荣饰演者李鑫鑫的表现更是赞赏有加。

作者霍汉清(左)与李鑫鑫合影。拍摄于2024年6月27日
演出结束后,我在化妆室采访了还未卸妆的李鑫鑫团长。
“您是怎样被推选演出杨玉荣的?当您接受杨玉荣这个角色时,有压力吗?您喜欢杨玉荣这个角色吗?”我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李鑫鑫好像还沉浸在戏中。她慢慢地缓了口气,喝了一口水说:“这部戏遴选演员时,公司领导、编剧、导演考虑我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比较好地塑造了丁玲这个人物,并考虑杨玉荣的人物性格,决定让我饰演剧中女一号杨玉荣。经过编剧、导演讲剧本、谈剧情,我很喜欢杨玉荣这个角色,因为我很符合杨玉荣的性格。通过一个多月的排练,我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记住台词和动作,并得到剧团领导和演员们的认可。”
“那您又是怎样演好杨玉荣这个角色的呢?”我接着问。
“在排练过程中,编剧席振德老师和导演郝富老师对我的表演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一是我的表演带有浓郁的丁玲影子。席老师说,丁玲是文化人、大作家,又是军人,而杨玉荣是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丁玲是丁玲,杨玉荣就是杨玉荣,要演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二是杨玉荣早年丧母,是父亲一手带大的,剧中的矛盾冲突主要是杨玉荣与其父亲的矛盾冲突,这一点一定要把握好;三是我的表演缺乏生活。听了席振德老师的意见,我陷入了深思。我感觉到,席老师之所以给我提出这些问题,就是认为我演的只是杨玉荣这个角色,而不是杨玉荣这个人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入生活,走进杨玉荣这个人物的内心深处。”李鑫鑫带着几分感激和激动回答说。
“那您又是怎样深入生活,走进杨玉荣这个人物的内心深处的呢?”没等李鑫鑫缓气,我接着问道。
“为了演好杨玉荣这个人物,我找到了《劈山大渠》创作顾问,曾担任涿鹿县劈山大渠灌区水利管理委员会三十多年主任、涿鹿县劈山大渠历史研究专家孟宪政老师。聆听孟老师关于劈山大渠修建和杨玉荣创作原型的历史,在孟老师的带领下,到劈山大渠入水口、石塘洼隧道、武家沟渡槽等当年劈山大渠施工工地体验生活,与当年修渠的民工交流,与杨光荣的弟弟以及杨光荣的亲戚座谈。在孟主任的指导帮助下,我对修建劈山大渠的历史背景、特定历史环境、当地群众对修建劈山大渠的渴望和参与修建大渠的热情,以及杨光荣家庭情况和性格特征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体会到席老师所提问题的针对性,对剧本的唱腔台词设计产生了进一步的共鸣。通过这段时间的紧张工作和努力,使我对戏曲艺术和人物塑造有了新的认识,对演好杨玉荣这个角色增强了信心。”

李鑫鑫《劈山大渠》剧照。拍摄于2022年9月28日
李鑫鑫喝了一口水继续说:“在以后的排练中,谷新声老师又给我讲了涿鹿县修建劈山大渠的历史意义和表现杨玉荣这个人物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带着感情把自己对杨玉荣的了解带进戏中,从而增强了人物个性特征和表现力。同时对个别唱腔和台词经编剧和导演同意后做了修改。
在表现杨玉荣人物形象时,我借鉴了京剧《龙江颂》的一些做法。针对杨玉荣出场时的唱腔,我融入了山西民歌的元素,使唱腔更加高亢有力,更好地表现出时代特征,同时也使人物更加丰满。”
“在杨玉荣与老父亲对唱中,我加入了山西北路梆子的元素,同时突出晋剧垛板叙事抒情的优势,增强了父女在矛盾冲突中的亲情和感情:
爹爹他说的都是知心话,
一时间叫我难回答。
天下的父母们都把儿牵挂,
儿女是心头肉生怕伤着她。
为儿女一生奔忙无怨话,
为儿女成才起事愿把命搭。
天不幸我的娘早把世下,
撇下我三月婴苦命疙瘩。
从此后——
从此他当爹又当妈,
全村里哀告人寻找奶妈。
白日里他干活得把地下,
到夜里还得挖尿把屎抓。
夏天里怕我热扇风站地下,
冬天里搂在怀给我捂脚丫。
十几载含辛茹苦把我抚养大,
从未瞪眼把火发。
……
当唱到这一段时,我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孤灯下一个老父亲为女儿缝补衣服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这时,台下一片寂静,还有的抽泣、呜咽起来。我想,这不正是艺术的感染力和与观众的共鸣吗?”
李鑫鑫仿佛还在戏中,表情沉重地回答。
“首场演出就取得了成功,我刚才看到,剧中杨玉荣原型的亲弟弟杨光生一直在擦眼泪,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杨光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演出中我一直在关注他的反应。所以我提到了杨光生。
李鑫鑫说:“这一次演出很成功,我的表演受到了编剧、导演和公司领导的肯定和好评,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和掌声。演出结束后,剧中杨玉荣的原型杨光荣的弟弟杨光生眼含热泪紧紧握住我的手说,‘李老师,您演得太好了,太形象了,我姐姐就是你演的这个样子,就是这种性格,感谢你,为宣传涿鹿县劈山大渠做出的贡献!’我知道,这是大家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我深深知道,我的表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不断地对每个细节认真揣摩和改进。”

《劈山大渠》演出结束,剧中女主角原型的弟弟杨光生(右)握着李鑫鑫(左)的手,激动地流下眼泪。拍摄于2022年9月28日
“通过成功塑造杨玉荣这个人物形象,您有何收获?”我问道。
“通过《劈山大渠》杨玉荣这个人物的塑造,使我更加认识到一个文艺工作者,要想塑造出更多的人物形象,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就必须深入生活,到现实生活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寻找素材,汲取营养,演好一个角色就得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才能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文艺工作者。”李鑫鑫笑着回答,从表情中我看出了她的信心满满。
“演好一个角色就得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2022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