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的戏迷俱乐部
新时代的群众文化活动,特别是山西梆子戏迷的活动在涿鹿又呈现出繁花似锦的局面。
前几年,戏迷们都是在各自家中悄悄地自娱自乐,或在公园摆“地摊戏”。而且多是在白天活动,因为晚上还不到九点,即使是在菜市场和东环公园,“地摊戏”也会以“扰民”的名义被举报,警察接到举报就会出面干涉,甚至连乐器也曾经被没收。
那时候山西梆子在涿鹿正处于低迷时期。县剧团解散,上百个农村剧团解体,除了农村老人去世请鼓手班子唱几天坐场戏,老百姓想看戏、想听戏都成了奢望。因为只有死了人才能公开唱戏,所以谁家里高声放山西梆子光盘,人们便会说那家死了人。山西梆子这样的高雅戏曲文化在涿鹿县竟一度沦为“丧葬文化”。到了夏天,满大街的迪斯科、交谊舞到晚上十点以后依然大行其道,而戏迷们聚在一起唱“地摊戏”就会遭人举报。

南关社区戏迷活动中心。拍摄于2022年9月15日
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步回归,山西梆子也悄然回到涿鹿老百姓身边,山西梆子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各种场合公开亮相。群众文化的再度兴起,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先是文化馆、老年大学开办了晋剧班,许多村委会把废弃的学校腾出来供戏迷们自娱自乐。这两年又有涿鹿镇社区为戏迷和其他群众文化团体提供活动场所,今年,刚刚恢复的涿鹿县老年开放大学也向戏迷伸出了橄榄枝。
戏迷们反映,老年大学和社区提供的活动场所宽敞卫生,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比起前几年“地摊戏”真是天壤之别。
涿鹿镇社区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县城居民社区免费向戏迷和其他群众文艺团体提供活动场所,是各级政府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居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已经有鼓楼、北关、南关三个社区成立了戏迷俱乐部,他们还将继续扩大阵地,为更多的戏迷和群众文化团体提供更好的,更加舒适的活动场所。
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最广大戏迷和观众的参与,涿鹿晋剧的春天真的来了!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