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提琴里的爱情
很多年前,我陪着女友去沈阳,办去美国的签证。闲来无事,就应邀去参加当地一个朋友的家庭聚会。
这位朋友是个画家,聚来一帮人物。我们在地毯上席地而坐,地毯中央铺上纸,上面是食物与酒。画家朋友是我的哈尔滨同乡,喜欢故乡的食物。他刚从哈市回来,不远千里,带来哈尔滨秋林的大面包和正阳楼的风干肠、酸黄瓜一类。在离家甚远的沈阳吃到这些,觉得别有味道。
来聚会的人都很自然、随便,像在自己家一样舒展。也许是巧合,好几位都是持外国护照的。有一位是拉小提琴的,刚从国外回来。他的手非常灵巧,用刀切割一只熏鸡时,只轻轻几下,就干净利落地切好了。这个人也喜欢诗歌,与我聊了一些与诗有关的事,也说了几句他在国外的经历。他长得不太像汉族人,据说在国外打工时,别人还以为他是意大利人呢。
大家吃着喝着,渐渐就有了醉意。有人幽幽地唱了起来,有人在若有若无的音乐中发呆。这时,那个拉小提琴的站了起来,说:“我给大家拉一段曲子,纪念我的妻子。”
纪念?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奇怪。画家告诉我,拉小提琴的在读音乐学院时,爱上了他的老师。老师比他大不少,多年来孑然一身,最后被他的爱情打动,两个人结了婚。婚后不久,他去澳洲留学,妻子忽然病倒,他赶了回来,妻子怀抱圆满的爱情,离开了人间。
琴声响起,是《梁祝》。人们都安静下来。太熟悉的旋律,承载了他心灵的情结后,反倒有些陌生了。
当抒情的爱情主题在低音区又一遍回响时,我臆想着那个已经不在人世间的女教师——她不再年轻了,却另有风韵。她单纯、善良,正在怀想远方年轻的爱人时,死神就召走了她。她是幸福呢还是不幸?我眼前这个为另一个世界的妻子拉琴的人,他原本拥有一份特殊的情愫。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他们也是悲剧。得到与失去,人生起伏。此刻,他想借这琴声对妻子说些什么?这个浓眉紧锁的人,他心头的痛楚到底有多深?
听着琴声走过,大家心中都不好受。没有人为琴声喝彩,演奏结束,只记得主人说:“喝酒吧。”
那一夜这些人确实喝了不少的酒。深沉的夜,苍茫的心事,只有那些空酒瓶,在零乱的地毯上,很清醒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