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山的蜜
这是多好的名字——蜜山,是不是世上只有千岛湖才有这么美妙的名字呢?我没听过其他地方有叫蜜的山。
登这样的山之前宜想象,想象它是否有澄黄如蜜的岩石,想象那里野蜂飞舞。然而登上了此山发现山上到处是树,泉水曲折流,鸟儿啼鸣,却没有蜂箱与蜂群,唯一与蜜有关的线索是刻在石壁上的大字——“蜜山”。这就更好了,符合禅宗的道理:一切外相不过梦幻泡影,蜜由心造,生于内心不辞辛苦的想象。
山上有一处禅宗寺院,我在墙上刻着的《心经》上面看到了另一个蜜——“观自在菩萨行深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蜜在经文里面,然而五蕴皆空。庙宇清净,被层层叠叠的树木包裹着,树与山又被千岛湖水万千波澜包裹着,称得上秘境。但庙里的僧人对这里的空寂颇感落寞,香火钱毕竟是他们主要的供养。
在雨中登此蜜山,雨下了一会儿不下了,好像下雨没什么意思。石阶的凿坑里装满了清亮的雨水,这些密密麻麻的坑里的水是刚下的雨或先前下的雨就说不清了。这些小水洼在石阶的麻子里闪光,企图把天上的云彩都装进来。因为有湖,蜜山上的鸟比其他地方更多。湖里有搞不清数量的鱼虾,小鸟儿们吃是吃不完的。林木遮住了天光,看不见鸟儿飞,耳畔却有不尽的鸟鸣。我喜欢用“流丽光昌”形容鸟鸣,这里再用一次——这么圆润的、水滴般的、不解其意的鸟啼何等流丽光昌。它们的合唱比和尚诵经的声音传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