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不能嫁在本村
在不平坦的路上走着走着,我已是23岁的大姑娘了。在孤独与迷茫中我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本队的一个小伙子。他长相不出众,但老实、厚道,人品可嘉。每天下地干活时,我总想看到他,和他在一起干活,我就有说不完的话。我把这件事儿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艳华,你长大了,可能是爱上他了。”
父母都同意我选择他,他们说:“这小伙子还不错,老实厚道又勤快。咱家出身不好,他不能欺负你。如果你嫁在本村,咱们互相有个照应,我们同意,你可以和他处一处。”
就这样,我们建立了恋爱关系。他家里人和他本人对我都非常好,每天下地一起干活,我们都觉得很快乐。他经常主动来我家帮着干一些杂活儿。我家盖房子时,他更上心,就像他自己家盖房子一样。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觉得嫁给他还行。只要爱上这个人,头脑就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我看他哪里都是优点,没有缺点。我感觉有了依靠,每天都非常快乐。
村里人很快就都知道我们谈恋爱了。奇怪的是,他们背后议论纷纷。
有的说:“没想到艳华愿意嫁给他。”
有的说:“不能吧,艳华哪能嫁给他?这小子长相不出众,又没有文化,他家条件也不算好。”
有的说:“艳华同意,他们家人也同意了。”
村上人多,说什么的都有。还有人故意让我听到他们说的话:“可惜了,一朵鲜花这不是插在牛粪上了吗?”
更没想到的是,还有好几个介绍人到家里来提亲。
我想得简单,认为只要小伙子人品好,勤快就行,他家条件差点也没关系,他本人对我好就行了。想得简单反而复杂化了。
我的亲戚很多都在大城市,农闲时,我常去亲戚家玩。在乡亲们的眼里,我是善良又能干的好姑娘,又有那么多城市里的亲戚,我肯定不会嫁在本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我会看上这个小伙子,就连我的哥嫂也没想到我能喜欢上他。
那时,我也没怎么考虑就喜欢上他了,这很奇妙,可能是缘分吧!
婚姻确实是人生中的大事,如果不般配就真的成不了。虽然是自己选择的人,但在恋爱的过程中感情也很脆弱。尤其是村里人口少,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大家说句好话,得到支持,那是村里人对你婚姻的祝福;如果乡亲们议论纷纷,那可实在是个闹心的事儿!我真要慎重考虑一下,他是适合我的另一半吗?
经过一段时间认真的思考,我觉得男人只具备诚实厚道的品质还是不够的,男人将来要扛起一个家,就要有顶天立地的气概,要有保护家人的能力。经过我反复斟酌,我认为他的确不适合我,于是决定和他分手。
爱情不是说爱就爱说不爱就不爱了,审慎对待才是对双方都负责的。我把我的想法和决定告诉了父母。其实,父母很同意这门亲事,愿意我嫁在本村。二哥说村里来提亲的别的人家也可以考虑一下。经过全家反复研究,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我不能嫁在本村。主要原因是要对得起我的初恋,是我先提出来和他分手的,本村别的小伙和家庭条件再好也不行,我不能伤了“他”的心,而且本村托介绍人来给我提亲的有好几个,我嫁给谁家呀?不能闹出闲话来。就这样,我放弃了这段不成熟的恋爱关系,也放弃了在本村结婚的想法。
有一天,妈妈说:“艳华,有人给你提个对象,昌黎人,姓梅,是位退伍军人,在义院口煤矿做矿工,那里新开了一个煤矿。”妈妈让我去矿上相亲。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了。全国各地开追悼会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义院口煤矿也准备为毛主席开追悼会,并请我去煤矿扎花圈。
那天晚上,我就去了20多里外的义院口煤矿。煤矿安排了几名矿工归我指挥负责扎花圈。我先安排几个人去百姓家里买高粱秆,几个人去市里买各种颜色的纸。我和剩下的几个人负责收拾场地,准备刀、剪子、铁丝、麻绳、糨糊、火盆等。等两个采买组回来时,我们的准备工作也已就绪。
首先,我做示范,大家一起动手用高粱秆做花圈骨架,裁、烤、折、绑,一番操作之后骨架成型,我们把花圈骨架放到一旁。然后,我指挥大家开始做各种纸花,仍然是我示范指导,先做大花后做小花,折、剪、搓、粘、整,忙而不乱,颜色不同大小各异的花朵全部扎好。
这时,矿长带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都来了,大家一起把做好的纸花绑到花圈骨架上。那天晚上,我们做了20多个花圈。
做好后,大家满意地说:“挺好,真不错。”
矿长对我说:“艳华,非常感谢你来帮助我们。”
我说:“不客气,应该的。”
第二天吃过早饭,矿长派人给我送来了大米和猪肉,他说是矿里的一点心意,让我带回家去,并说他已经安排人来送我回家。
正说话间,技术员骑着自行车来了,他对我说:“艳华,我送你回家。”
技术员是在扎花圈时认识的,虽然我和矿上的人相处的时间很短,但我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我都很热情。
从煤矿到我们村有二十几里的土路,大部分是山路,高低不平很难走。技术员来送我回家,我表示非常感谢。技术员有文化有技术,一米八的身高,英俊潇洒。我只是一位山里姑娘,没见过高层次的人,第一次来煤矿认识了煤矿里这么多矿工和矿里的领导,他们对我的热情让我深感温暖。真没想到技术员能亲自送我回家。
他认真地对我说:“来,艳华,把东西放在车上,我带你回家。”
我说:“技术员,我们这边的路不好走,带着东西还要带上我能行吗?”
他毫不犹豫地说:“没事,艳华,你们村那边我去过。”
我说:“那好吧,谢谢你啊!这路不好走,你先推着自行车走,等到平地时你再带上我。”
“行。”
我们一边走一边说话。走出义院口村,村口前面是一个小山坡,我们上了小山坡,他说:“艳华,你累不?你要是累了,咱们就坐这休息一会儿。”
我说:“我不累,我是这里出生的人,走这样的土路和山路我习惯了。”
我转念又想,他推着自行车走了这么远的一段路,他一定累了。于是,我对他说:“技术员,你累了吧?推着自行车走得慢还累,不如骑上车轻快,咱们坐下休息一会儿再走吧。”
我们在路旁找了一块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说心里话,当我们面对面地坐下来时,我觉得好不自然。他坐下来问我:“艳华,你家都有什么人?”
我说:“我有父母、哥哥和嫂子,还有一个小侄儿。”
说完后,他又问我:“你今年多大了,有对象了吗?”
我如实告诉他:“我23岁。前几天,有人给我介绍了你们煤矿的一位矿工,他是昌黎人。”
突然,技术员打断了我,着急地问我:“他是昌黎人,叫什么名字?”
我说:“他叫梅长春。”
技术员郑重地问我:“你们认识多长时间了?”
我答道:“刚认识,只见过一次面。”
技术员说:“我认识他,我家也在昌黎住。”
他主动向我介绍了他自己的家庭情况。他父母都是国家干部,他有姐姐,他比我大两岁。他还说:“艳华,这几天煤矿要上200多名新矿工。你这么优秀的好姑娘,不如我们从这些人里给你选个好的对象,你同意吗?”
说话时,他从怀里掏出了笔和纸,写完后递给我说:“艳华,我给你写了封信。”我从他手中接过了这封信,好漂亮的钢笔字!这让我对他由衷敬佩!父亲说过,从字体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性。他那一手钢笔字工整、大气,太漂亮了!他是一个难得的青年才俊。
他在信中写道:“艳华好!我们有缘相识,我们煤矿近日要上200多名新矿工,在这200多新矿工中由你挑选如意的男朋友,如果这200多名新矿工中没有你如意之人,那么,我想和你交个朋友,你能接受我吗?”
我望着对面的技术员,只是看着他,我不知道怎样回答他好。他有文化有技术,长相英俊,家庭条件又好。我是个山里的姑娘,没有文化,没见过世面,家庭出身不好,自己配不上他,我没有底气接受他。我小心地把他给我的这封信放进挎兜里。
技术员说:“艳华,你抬起头来看着我,怎么,你不同意?不用马上回答我,想好了,给我来电话,信上面留了我办公室电话。”
我点了点头,说:“好,我会的,咱们走吧。”
我们起身,下了坡儿就是平道了,他骑上自行车带着我。他骑得又快又稳,还不时回头提醒我:“这路不好走,你要抓住我的裤带和衣服,别掉下去。”
我坐在他的自行车上,一路上想了很多很多。“技术员啊,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人,嫁给你,我想都不敢想啊!我从心里喜欢你,可你是我一生中得不到的人。对不起!我只能把你放在心里。今天能相遇已是我今生的荣幸,我会珍惜你的这份情。在这20余里地的同行中,我得到了你对我的关心爱护,我们这一天的缘分,我会记一辈子。”
后来,我从矿上了解到他和他的家庭情况。他在煤矿担任勘测工程师,他父亲是昌黎县委书记,后调到长春汽车制造厂任厂长。
我们到了家,我父母见矿上来人送我,非常高兴。母亲留他吃午饭,技术员没拒绝,满口答应。他高兴地陪着我父亲,介绍他的工作情况,还把我们当地哪些地段有煤可以开矿的情况讲给我父亲听,又把煤矿在我家乡发展的思路告诉父亲。我帮助妈妈做饭,妈妈为他做了一桌子可口的地方特色饭菜。
技术员边吃边高兴地说:“伯母做的饭菜太好吃了。”
父亲说:“村里有人结婚时,做饭炒菜都请艳华她妈。”
技术员说:“吃得出来,比饭店炒的菜还好吃,看上去就有食欲,真讲究!”
爸爸和技术员有说不完的话题,唠得是那么开心!吃过午饭,他告别了我的父母。我送他出了村口,心想:“技术员,你是我心中最需要的人,我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可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他停下脚步对我说:“艳华,别送了,回去吧,我等你电话!”
我说:“好的,一路上稳点骑车,注意安全。”
我望着他骑上自行车远去的背影,挥了挥手,再见了技术员,我的家庭出身会影响你的前程。我没有文化,咱俩身份悬殊,原谅我没法答应你,但我把你记在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