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中华巧女姜艳华自传》的出版,不仅是姜艳华剪纸艺术生涯的阶段性总结,更重要的是她已经找到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传承与当代绘画艺术创新的契合点——作为中国大型剪纸画艺术的创始人,她把自己一生的经历、成绩、感悟、经验通过自传的形式记述下来,这个意义非同寻常。通过这个自传,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创造的人生旋律,因此,这是一部很励志的自传。
姜艳华的这部自传,全面客观地描述了她的人生之路、艺术之路、探索之路。有境界,有情怀,读后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毋庸置疑,这部自传已经远远超出了姜艳华个人的成就。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她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的艰辛历程,表达了她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敬畏,从而印证了一位艺术家如何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征程中艰辛跋涉,真实记录了一个实践者、参与者、创新者坚实的脚印。
这部书,无论是从中国剪纸艺术层面,还是从姜艳华艺术人生层面,都会给人以启迪。
我拿到清样稿之后,一口气读完,深深地被里面的生动故事感动,不禁感慨万千。
记得十几年前,我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工作期间来秦皇岛工作调研,结识了姜艳华。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工作者,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及秦皇岛市妇联、山海关区都给了她很多的荣誉与大力支持,为她提供了广阔的创业平台。作为中华巧女剪纸艺术家,省文化和旅游厅也给了她很多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这些年来,利用很多机会,不断提升她艺术作品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社会影响力。譬如,多次派她去台湾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派她去国外进行艺术与文创产品交易;参加全省、全国性文化产业博览会,展示她的原创作品;在她剪纸艺术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她进行宣传与推介。
姜艳华不负众望,不用扬鞭自奋蹄,不断地攀登新的艺术高峰。
这部自传所叙述的姜艳华,一路走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她历尽坎坷——正如她在书里面所表述的,虽然自幼就喜欢剪纸艺术,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她的剪纸艺术学习与事业发展是很艰难的。
吉人自有天助,后来,她遇到了贵人徐中兴老师,徐老师原在辽宁省文化馆工作,是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的国画家。他大力支持姜艳华对剪纸艺术的追求,姜艳华从徐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有关绘画理论、文学常识、书法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徐老师与人为善、诲人不倦、倾囊相助,对姜艳华的剪纸画艺术起了启蒙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努力,姜艳华做了大胆尝试和探索,把诗词歌赋与书法绘画艺术融入剪纸艺术,形成了她独到的剪纸艺术风格。
姜艳华的艺术之路,既是正本清源的探索之路,又是守正创新的实践之路。她一直生活在基层,生活在老百姓当中,真切了解老百姓对剪纸艺术和对剪纸画的需求,她能够紧贴艺术实践的前沿,探索剪纸艺术画的社会价值。
她的成功源自对艺术的挚爱,不忘初心,始终如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困难是来自社会、家庭,还是自身,她都从不言败。
古稀之年的姜艳华,还在不停地学习实践、探索创新,每天都在坚持创作,每年都有优秀的创作成果。她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
希望姜艳华以这部书的问世作为新的起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们期待她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
是为序。
王离湘
(原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