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〇〇八问
孙悟空大闹天宫是在反抗压迫吗
孙悟空大闹天宫,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很多时候,我们都把孙悟空当作一个反抗压迫、敢于斗争的英雄来崇拜。当然,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正面”形象。所以,后来孙悟空被压五行山,许多人对他也特别同情,电视剧中《五百年沧海桑田》的插曲,更是让无数人听了落泪。
孙悟空大闹天宫真的是在反抗压迫吗?作者吴承恩对孙悟空的这一行为到底是什么态度呢?
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当然还得从原文入手,不能离开原著去妄自猜测。
前面说到,孙悟空做了几天弼马温,因为嫌官小,一气之下推倒办公桌,打出南天门,重回花果山。觉得工作不满意可以不干,但是一路打将出去却有些过分。回到花果山以后,在独角鬼王的提议下,孙悟空干脆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号,明显是在向玉帝示威——你让我做弼马温,我根本看不上。老子要做齐天大圣,跟你一样大!
我们看《西游记》,应该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玉帝的脾气其实还是比较好的,并不喜欢一上来就动刀动枪。想当初孙悟空刚到天庭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参拜玉帝,说话也大大咧咧,天庭的大臣们都“大惊失色”,说孙悟空该死。但玉帝并不介意,他传旨道:“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可是这一回,他也有点生气了:你居然还要做齐天大圣?你以为你是老几?
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下界来与孙悟空交战,结果战败。此时,太白金星再次上奏,请玉帝就封孙悟空做个齐天大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古代某个王朝的国王或皇帝,突然民间有个人说要做齐天大圣,你会答应吗?恐怕任何人都不会答应。不仅不会答应,此人还会被定为谋逆大罪,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可是玉帝竟然又答应了,他并不计较这些。
玉帝为什么答应孙悟空这个无理要求呢,他是怎么考虑的?我们看太白金星的话。太白金星对玉帝说:
“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清宁也。”
太白金星实际上说了三层意思。其一,虽然让孙悟空做了齐天大圣,好像玉帝面子上不好看,但其实孙悟空既没有官职,也没有俸禄,是个虚职,玉帝您不用担心;其二,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收孙悟空的心,是要挽救他,这也是行善积德啊;其三,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既不用动刀兵,还能使天下安定,海晏河清,很划算。
玉帝本来就是个“鸽派”,觉得太白金星说得也有道理,于是再次开言,“依卿所奏”,同意了太白金星的提议。
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我们应该说,玉皇大帝的胸怀还是比较宽广的,他非但没有过分为难孙悟空,反而想“治病救人”。
于是,就发生了我们上回讲到的那一幕:玉帝故意把齐天大圣府建在蟠桃园旁边,后来又让孙悟空直接看管蟠桃园,用强大的诱惑来磨炼他的心志。
但是孙悟空没有经受住考验。
有人可能会说,孙悟空大闹天宫,直接的原因是玉帝和王母娘娘办蟠桃宴没有请孙悟空,太小看人了,孙悟空岂有不反之理?
那我们又要来深究一下了:玉帝和王母娘娘办蟠桃宴,为什么一定要请孙悟空呢?
我们还是来看看原文是怎么说的。七仙女到蟠桃园来摘桃,孙悟空问她们蟠桃宴都请了谁,七仙女说:
“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
七仙女除了介绍各位嘉宾,还特别强调,“上会自有旧规”,意思就是说,这是过去定下来的。此时,孙悟空应该已经知道名单中没有自己了,但是他又追问一句:“可请我么?”七仙女回答:“不曾听得说。”孙悟空很不满意:“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孙悟空的意思也很明显:我都是齐天大圣了,和天一样大,什么宴会我不能参加?七仙女只是来摘桃的,请不请谁并不在于她们,所以她们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再次强调:“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
应该说,七仙女的回答非常得体,毫无问题,也不存在冒犯孙悟空的情况。但孙悟空却使坏了,他用定身法把七仙女定住,自己直奔瑶池而去。
那么,玉皇大帝为什么没请孙悟空呢?这里有两种可能:其一,把孙悟空忘了。因为蟠桃大会已经举办了好多年,请谁不请谁都有“旧规”,按照以前的名单来就行了。孙悟空是个新人,名单上没有他,一时忘记增补也是完全可能的。类似的事情,我想在机关工作的同志都可以理解。
其二,孙悟空还不够格。孙悟空都是齐天大圣了,怎么还不够格呢?这个我们还要从齐天大圣的实际地位说起。
我们首先来看看齐天大圣到底是个什么级别。在孙悟空看来,既然“齐天”了,那肯定是大到极点,和玉帝是平起平坐的。但事实上真是这样吗?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初玉帝为孙悟空建造齐天大圣府时,大圣府是个什么样的编制,原文明确写道:
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
大圣府下辖两个司。“司”是个什么级别呢?相当于厅级,厅、司、局是同一个级别,具体到地方和部队,则是市级或师级。而大圣府是司的上一级单位,也就是说,大圣府相当于省部级单位。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用的是现在的官制,吴承恩是明朝人,他写小说的时候肯定是用的明朝的官制。那么,按照明朝的官制,大圣府是什么级别呢?明朝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部长为尚书(正二品),副职为左、右侍郎(正三品);各部下设司,司长为郎中(正五品),副职为员外郎(从五品)。可见,明朝“司”这个级别和现在是一样的,都是“部”的下一级单位。因此,按照明朝的官制,齐天大圣府也是省部级单位。
省部级领导的地位自然是不低的,但是和皇帝比,还差得很远。
而且,齐天大圣虽然是个“省部级领导”,却既没有实际职位,又没有工资拿,也就是既无官也无禄,是个彻头彻尾的虚职!
当然,玉帝后来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好像是有了实际的职位,但蟠桃园园长这个职位肯定也不高,可能连弼马温都比不上。
因此,就算是玉帝并没有忘记孙悟空,却没有请他去赴蟠桃宴,从玉帝的角度看,也是可以理解的——孙悟空实际的身份、级别都还不够。
那为什么孙悟空如此愤怒,以至于干出偷酒、偷丹,最后大闹天宫的惊人之举呢?
是不是因为孙悟空特别想吃蟠桃,特别想喝蟠桃宴上的酒呢?
当然不是。王母娘娘办蟠桃宴,主要是请神仙们吃蟠桃,蟠桃可以延寿。而孙悟空自己就是蟠桃园的园长,整天守着蟠桃园,他要是想吃蟠桃,什么时候不能吃呢,还用得着去蟠桃宴吗?蟠桃宴上每个人才能分到几个桃子?孙悟空在蟠桃园里却可以随便吃。事实上,蟠桃已经被他偷吃了许多,七仙女来摘桃的时候,都很难找到满意的大桃子。至于说酒,应该也不是孙悟空所看重的,想喝酒哪儿弄不到呢?他和三清四帝、九曜星、五方将都称朋道友的,能没有酒喝吗?再说了,他当初上任的时候,玉帝不是还专门赐给他两瓶御酒吗?
真正让孙悟空不能忍受的,是他觉得天庭没拿他当回事。因为在他自己的认知里,他是齐天大圣,他的身份、级别是完全够的——一个蟠桃宴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不请我?
而支撑他这种认知的,则是他“无穷的本事”。
也就是说,孙悟空认为:因为我有“无穷的本事”,所以才能做齐天大圣;我既然做了齐天大圣,那天上的什么事我都可以参与。
早在当初和巨灵神交战时,孙悟空就愤愤不平。他对巨灵神说道:
“泼毛神,休夸大口,少弄长舌!我本待一棒打死你,恐无人去报信。且留你性命,快早回天,对玉皇说他甚不用贤!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你看我这旌旗上字号,若依此字号升官,我就不动刀兵,自然的天地清泰。如若不依,时间就打上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定坐不成!”
正因为有“无穷的本事”,所以老子怎么可能给你养马?玉帝你也太不会用人了,我要做齐天大圣。
可是,玉帝让孙悟空做了齐天大圣,玉帝该是“用贤”了吧?孙悟空该满足了吧?
没有。因为玉帝吃饭没有请他。
我们可以设想,即使蟠桃宴请了孙悟空,他就会满足吗?
不可能。如果下一次玉帝召集群臣商议军机大事,而没有请孙悟空,他肯定还会不满的。
没有本事的时候,孙悟空“一生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而此时的孙悟空,因为有了一点本事,便自视甚高,永不满足,稍有一点不如意便跳将起来。
所以,《西游记》第四回的回目是:“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这也是吴承恩给出的对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态度。
孙悟空还是只猴子,他上下翻飞,心神不宁。他的“心”,他的“意”离真正的宁静还差得很远;他需要“安静”“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