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血案,借壳上市再升级
公元19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徐州的宁静。徐州牧陶谦麾下张闿,利令智昏,竟将杀人越货的勾当办到了曹操头上,致曹操的父亲与弟弟惨死在徐州境内。
男人有两大不可忍: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曹操怒不可遏,誓要复仇,于是兴兵讨伐陶谦。
按《三国志》记载,曹操大军所至之处,人挡杀人,魔挡杀魔,锐不可当,怒焰滔天。陶谦见势不妙,仓皇逃至郯县(今山东郯城)避难。然而,曹操并未就此罢休,他继续围攻郯县,虽因粮草不济,被迫撤走,但在回师途中,依旧一路杀戮,所过之处,皆被夷为平地,男女老少数十万人惨死于复仇的屠刀之下,泗水亦被尸体堵塞。
经此一战,陶谦心知,自己已然不是曹操对手,曹操再来,恐怕死的就是自己,于是他向盟友公孙瓒求援,求借刘备“到此一游”。
那么问题来了,汉末枭雄辈出,陶谦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刘备,难道因为他很能打吗?
并不是,因为他现在还很弱,毕竟,如果陶谦邀请吕布这样的猛人来看场子,那就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只是陶谦此时还没有意识到,看似忠厚仁义的刘皇叔,其实比吕布更不简单。
公元194年,曹操去而复返,再犯徐州。刘备倾其麾下五千余众,疾驰来援。此番助力陶谦,刘备押上了在公孙瓒处积攒的全部家当,去做好事,博美名,或许还能换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陶谦得知刘备到来,大喜,送上最高规格礼物:上表奏请刘备为豫州刺史,并请其屯兵小沛,共同抵御曹操。至此,刘备再度完成升级,正式跻身汉末逐鹿群雄之列。
此战,曹操先克郯城,刘备合陶谦所增四千兵马,共万余人,于郯城东设伏,仍不敌曹操锋芒,铩羽而归。然而,战局忽现戏剧性转变,被曹操委以重任、视为手足的陈留太守张邈,竟在兖州举旗反曹。
最好的哥们儿,与仇人联手,对自己痛下杀手。曹操对人性的最后一丝幻想,大概从此时起,便破灭了。
看官可能不知道,曹操与张邈的关系曾经究竟有多好。
想当年,张邈与袁绍交恶,袁绍愤而要求曹操除掉张邈。曹操挺身而出,掷地有声:“让我背弃兄弟,你想多了!”
曹操首征徐州,回师之时,二人执手相望,竟无语凝噎。
可是,人性终究经不起利益的考验,尤其是生死攸关的利益。曹操纵使智计百出,亦不会料到,张邈竟然会背叛自己。
原来,袁绍击败公孙瓒之后,势力日盛,张邈深恐曹操顶不住压力,最终将矛头指向自己,于是暗中与吕布勾结,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背叛大戏。
曹操原本狂放豁达,对张邈更是深信不疑,视其为手足兄弟,委任他镇守后方。张邈的背叛,如利刃穿心,自此,曹操便患上了“被迫害妄想症”,变得越发冷酷、多疑、杀伐果断,虽然骨子里依旧十分浪漫。
根据地危在旦夕,复仇之心只得暂且搁置,曹操急匆匆调转马头,杀回兖州,血战吕布。两军你来我往,互有胜负,谁也没占到便宜。
此时,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悄然降临,人间惨状,易子而食。两军皆受影响,这才息鼓罢战。
袁绍立刻乘虚而入,花言巧语,天花乱坠,企图将曹操招至麾下。
曹操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残酷,经历了父亲的骤逝、兄弟的背叛,心中已然千疮百孔,竟一度萌生了归隐袁绍麾下,远离江湖纷扰的念头。幸而,程昱站了出来,一针见血地指出:袁绍虽然野心勃勃,终究不是雄主之才,其结局注定悲凉。若主公您投身袁绍麾下,恐怕将重蹈韩信、彭越覆辙。还望三思。
曹操深以为然,心中即将熄灭的斗志,再次被点燃。于是凭借手中仅存的三个小县,拼命与各路诸侯周旋。待到元气有所恢复,便向吕布发起猛烈攻势。这一次,曹操三战三捷,终于将兖州失地重新夺回手中。张邈三族因此遭到了灭顶之灾,吕布则如丧家之犬,仓皇向徐州方向逃窜。
张邈、陈宫精心策划的兖州易主事件功败垂成,但是陶谦赠送徐州给刘备,却“极不容易”地送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