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古代岩画中的祭祀场景
我国历年所发现的古代岩画中有些内容与《山海经》所记祭祀情况相类,特选取若干典型的岩画附后,希望能够促进对于《山海经》相关问题的认识。这些岩画的具体时代难以确定(一般认为多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内容多歧而不易妄测,专家的解释也多不一致,许多问题尚待长时间的研究才能确定。尽管这些岩画资料不能直接拿来与《山海经》的相关说法印证,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今姑且附列于此,谨供参考。
图一 [1]
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花山岩画的代表作品,据说这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大的一幅岩画。画面规模宏大,场面壮观,人物众多。所有人物皆双手上举,上部居中和下部居中皆有一人站立巨兽之上,此人是所有人像中最大者,疑兼任大巫的部落首领形象。整幅画面表现了向上苍祈祷的场面。画中有七个大小不一的圆形,专家或谓是铜鼓之形,愚以为还是释为太阳之形较好。太阳与人持平,或在人的脚下,实有人在天上(即山巅处)的寓意,或当理解为在山巅处祭天。此图或可称为《祭天图》。
图二 [2]
这是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最著名的一幅,也是专家们在历年的岩画研究中释解最多、分歧最大的一幅。陈兆复先生曾经分析此岩画的位置特点,指出这幅岩画“刻在锦屏山南面入口处的弧形巨石上。巨石形似穹隆,所刻之神灵及四周的星相图,犹如天上星象,前面是低洼开阔地,祭礼的人们对之顶礼膜拜,正是拜倒在苍穹之下” [3] 。根据此岩画的位置特点以及岩画内容,可以推测此图中的人面像,应当就是升入天上的部落首领。这些人面像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双大眼睛,可能是在表示着这些祖先神灵的聪明。他们在天上依然悠闲地生活。人们所以礼敬而祭祀他们,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是部落的祖先神。《山海经》中有“群帝”之称,若将升天的部落首领称为“帝”的话,这些人像就是此部落的“群帝”。此图似可称为《天国图》。
图三 [4]
这是西藏自治区日土县任姆栋岩画(局部),其内容是祭祀太阳神和月亮神的场景。画的左下方部位画着九排羊,共一百二十五只。羊的前面有十只陶罐,应当是用于盛牲血的祭器,旁边有两只羊,作被刺后血液喷出之形。在这些祭器的画面上部有戴着鸟形面具的巫师在跳舞,旁边画着一条椭圆形的母鱼。所绘血祭天神的场面氛围庄严,祭牲数量众多。此图或可称为《血祭日月图》。初读《山海经·西山经》所载华山的冢祭,谓用“百牺”,觉得是夸大为说,观此岩画所述血祭场面,顿觉《西山经》之说可信。
图四 [5]
这是一幅出自青海省野牛沟的岩画,画面正中是一位身着长袍,头戴繁饰物的人物,其左手托有一鸟,岩画右下部有一骆驼,岩画左上部有日和月,与日月相伴的这位人物,有可能是大巫或部落首领,去世后成为天上的神人。此图似可称为《神巫图》。 2
图五 [6]
此岩画出自内蒙古自治区雅布赖山的纳仁高勒地区。岩画上有各种形态的人面像,还有以圆圈内加点或加交叉形纹及小圆圈所表示的太阳,以及用圆圈表示的月亮,还有以圆圈上加连一线或两线所表示的云彩,另有两只兽首。盖山林先生考释,此岩画中部偏上部位,“有一奇异图像,似一扶弓猎人射中一只野牲”,又指出,“全部画面,表现了原始人的宗教信仰”。 [7] 愚以为此图居于中心位置的三个突出的人面像,应当就是想象当中的神人,他们和太阳月亮一同居于天上,在天上还可以打猎。这幅岩画和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的那幅著名岩画(见图二)类似,也可称为《天国图》。
[1] 采自陈兆复《古代岩画》,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96页。
[2] 采自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第209页,图50。
[3] 同上书,第241页。
[4] 采自陈兆复《古代岩画》,第164页。
[5] 采自张亚莎《西藏的岩画》,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6] 采自盖山林《巴丹吉林沙漠岩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261图。
[7] 盖山林:《巴丹吉林沙漠岩画》,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