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哥”的大梦想
“人生中第一次有这么多球迷为我呐喊,我不希望大家只是记住我的号码24号!希望大家记住我的名字,我叫寇程!”这是少年人该有的鲜衣怒马,也是无数苏超“小孩哥”的大梦想——在家乡父老面前,在老师同学面前,被看见,被喝彩,被记住。
6月29日,昆山奥体中心,43 617名观众挤满看台,灯光刺破夜空。开场哨响仅1分多钟后,苏州队24号球员寇程前场断球,带球突进,抽射破门,球直挂网窝。全场瞬间沸腾,欢快的庆祝声,劈开了这个燥热而沉闷的夏天,球场高处的大屏也随着这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打出了“Goal!”(进球得分)字样——78秒,苏超最快进球纪录诞生!
下半场77分钟,寇程接队友妙传,冷静推射,梅开二度,助苏州队3∶0击败扬州队。4万多人的呐喊,让他兴奋到颤抖,毕竟,他只是吴县中学的一名高二学生,只想在比赛后吃上一包番茄味薯片犒赏自己。
在“考试难还是踢球难”这个问题面前,他害羞地回答:“还是考试难。”从太湖边的青训营到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从两届省运会冠军到“省长杯”最佳射手,寇程的梦想是考上苏州大学,选进国家队。苏州大学随即回应:“欢迎报考!期待你在苏大这方育人的‘绿茵场’上,再创精彩‘进球’。”
寇程进入职业一队的梦想,泰州队17岁主力队员武之程率先实现了。经过考核,他成为中超球队长春亚泰队一线队队员,可以出战今年的中超联赛,他也成为第一位从苏超踢进中超的球员。
苏超开赛以来,武之程作为泰州队主力队员参赛。1米83个头的他具备身高腿长的先天优势,在比赛中体能、技术、意识等各项能力都很全面,也正是在苏超的良好表现让他得到长春亚泰队主帅苏亚雷斯的青睐。
15岁的张国庆是本届苏超最年轻的球员。训练场边,他一边擦着汗,一边向教练吐槽自己的苏超首秀:“我拿球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光想着别丢人,结果越踢越放不开。”教练汪磊笑他训练时可以秀“彩虹过人”,首秀却紧张得像“木头人”。

7月5日,江苏南京,苏州队24号球员寇程独闯“虎穴”。
刘建民/摄
“看台全是人,腿都软了。”他挠头笑,汪磊拍着他的肩膀安慰:“当年C罗第一次踢大赛也腿抖,重要的是他们眼里有火!”

苏州队17岁小将寇程,对阵扬州队时“梅开二度”,一战成名。
史康/摄
6月19日,中考刚结束,下午张国庆就赶往扬中集训,书包里塞满学习资料,他说:“踢球学业两不误。”镇江队对阵徐州队的比赛中,他打满全场。全力奔跑、频频穿插、接球果断、不惧对抗,镜头扫过,那张稚气的脸庞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赛后复盘时他说:“这场球我拿球太多,观察还不够,要训练再提升。”少年语气里没有骄傲,只有对自己的苛责和更高的要求。
小学二年级时,张国庆第一次接触足球,到四年级时,便在“市长杯”一战成名,摘得金靴。他说朋友都是队友,最熟悉的老师是教练。他除了学习就是训练,生活的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足球旋转。他并非“天赋异禀”的故事主角,却用一场场全情投入的比赛证明了自己,成为镇江足球的希望。
没有哪一位少年天生强大,但他们愿意比别人多跑一步,多练一脚球,多承担一点责任。和张国庆同样出自镇江科技新城实验学校的朱柏谕和王健正在刻苦训练,力争在苏超中有所作为,目前正在上高一的他们放出狠话:“等我上场,要把边路跑出火星子!”

本届苏超最年轻的球员张国庆在锻炼。
张欢/摄
盐城队的大巴驶进宿迁奥体中心,17岁的门将严子航坐在大巴窗边,闭眼冥想。他不是第一次首发站在球门线前,但这场比赛有点特别——对手宿迁队实力强劲,主场球迷声浪震天。

盐城队17岁门将严子航在训练。
张莉琳/摄
严子航分别在比赛第42分钟、43分钟时,面对宿迁队在盐城队禁区边沿的远射,表现神勇,以“世界级”神扑救化险为夷。第83分钟时,盐城队后防线略有松懈,宿迁队前锋禁区得球起脚劲射,严子航再次奋勇扑住。整场比赛,严子航凭借7次精彩扑救,成为全网瞩目的焦点,人称“零封门神”。最终在其与队友的共同努力下,盐城队以1∶0客场全取3分。

盐城队17岁门将严子航(后排中间)在上文化课。
张莉琳/摄
“我在球门前,不允许失守。即使拼掉性命,也要救球。”赛后他这么说。没有人不动容,这种用尽一切去阻止进球的坚定,是少年“门神”最动人的底色。
严子航小学二年级报名足球兴趣班,从此一头扎进绿茵世界。五年级,他因身高被教练安排守门,从那天起,布冯成了他心中的神。他一遍遍练扑救,一遍遍飞扑泥地,训练结束后还要加练。严子航的梦想是考取河海大学,因为那儿有全国高校足球队的顶级强队,他也想进职业队,像布冯一样为国效力。
成年人会做选择题,但“小孩哥”全部都要。这是属于17岁的理想主义,也是“莫欺少年穷”的宣言。
在宿迁,还有这样一群“小孩哥”。
宿迁队33号球员胡颢瑀是宿豫中学高二学生,五官清秀,球技娴熟,踢得好、跑得快、擅过人。苏超比赛以来,出众帅气的容貌,腹部的8块肌肉,让他“出圈”了,在社交平台上被球迷称为“绿茵樊振东”。他笑着回应:“不敢当,我就是个喜欢踢球的高中生。”
小学三年级,他还是校队边上捡球的“球童”,看着哥哥们在场上奔跑,心痒难耐。四年级时,他靠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入队资格。从桑墟中心小学到豫新初中、宿豫中学,他一路靠足球“踢进来”。上午是高密度的文化学习,下午是高强度的足球训练,晚上回到寝室,再由老师单独辅导文化课。他没有闲散的时间,没有所谓“假期”,只有每一天的分秒必争。踢球时,他是拼命冲刺的前锋;学习时,他是专注听讲的学生。两条路并行不悖,都是他要坚持走下去的未来。
“江苏‘小孩哥’太牛了!”“苏超才是校园足球该有的样子!”“这都是江苏足球未来的希望!”……“苏超‘小孩哥’神仙球”集锦在短视频平台火爆起来。69名高中、中专学生是苏超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群人,却也是最敢拼的一群人。本届苏超516名参赛选手中,在校学生总占比约30%。“哪有什么横空出世的天才,不过是天道酬勤的必然”,这句网络热评道破了苏超青春风暴的本质——表面看是业余赛事,内核却是江苏足球青训成果的“秀场”。
苏超的高光照亮了一大批输送“草根球星”的学校:江阴一中16人,宿迁市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18人,南京市雨花台中学16人,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12人,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11人,连云港师专二附小11人……
5月,教育部公示2024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江苏有411所学校入选。目前,江苏已建成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376所、足球特色学校2 374所、试点县(区)14个。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里,“每人一个足球,每日一次训练,每周一堂足球课,每班一支足球队,每月一次比赛,每学期一次足球文化节”。江苏建立省市县校四级联赛体系,每年定期举办覆盖全省2 100所学校的足球赛事,超百万学生参与。
南京队的大名单中,有包括助理教练张新林和队员李加俊、江涛、渠成等在内的16人,从南京市雨花台中学走出。南京队与常州队比赛的第63分钟,渠成接校友江涛传球,头球破门。雨花台中学是南京最早启动校园足球项目的学校。
宿迁的两所乡镇小学同样引人关注。宿迁队18名球员来自宿迁市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6名球员出自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棵树小学。宿迁先后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21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示范园9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48所……

全国校园足球“满天星”精英训练营雨花台区的队员们开始了暑训“旅程”。
赵亚玲/摄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苏超让摇篮新秀与老将同场,与大哥哥甚至叔叔级对手过招。年轻是优势,经验是劣势,但经过锤打之后,他们才有机会登上职业足球的舞台。
有的少年未来或许会进入职业队,有的可能转身去读大学、当老师、进企业,但在苏超的这个夏天,他们用最真实的姿态,把“热血”二字刻进所有观众的记忆里。他们是这个联赛的底色,是“草根”标签上最闪光的名字。
阳光炽热,草地微湿。少年们还在奔跑,短裤随风猎猎作响。看台上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加油啊,‘小孩哥’!”他们没有回头,也无须回头。他们知道,掌声不是胜利的终点,梦想还在拼搏的前方。
就像那个开场78秒破门的17岁少年,在4万多人面前大声说:“记住我的名字,我叫寇程。”
我们记住了。
记住这群“小孩哥”的每一个名字。

7月20日晚,不少球迷聚在苏州市吴中区天鹅港橙天里的户外大屏前,观看苏州队和镇江队的比赛。
杜鼎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