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西笑
丰子恺先生的《闻长安乐,则向西而笑》最初发表于天津《民国日报》,1948年编入《丰子恺画存》。丰先生在《〈丰子恺画存〉自序》中说:“胜利复员后居江南,而我的画寄与北方的天津《民国日报》者最多……有许多人因为常在天津报上读我的画,而以为我住在天津,或竟当我是天津人。我很高兴。因为先师弘一法师(即李叔同先生)是天津人。我虽没有到过天津,而天津话从小听惯,对天津时生憧憬。”
画题“闻长安乐”出自汉代桓谭的《新论》:“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长安为西汉京都,因富庶而令人向往,所以有函谷关以东的人出门时向西而笑一说。历代诗人也留下相关诗句。如李白的“四海望长安,颦眉寡西笑”,骆宾王的“唯余西向笑,暂似当长安”,温庭筠的“桓谭未便忘西笑,岂为长安有凤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