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这句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丰子恺先生以这个题材画过多幅漫画。1937年以《嗟来食》为题为《宇宙风》杂志画封面画,1947年又以《余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为题画过漫画。在随笔《未来的国民——新枚》中丰先生说:他逃难经过兰溪,偶遇做战地记者的老同学曹聚仁,他请丰子恺吃饭。饭桌上曹聚仁说起杭州某人率眷坐车等待过江,一小孩误操作车子开入江中,全家灭顶。最后曹聚仁又说:“这故事其实是很好的。”言下之意是“像你这样的人,拖了这一群老小逃难,不如全家死了干净”。丰先生说:“我吃了这顿‘嗟来之食’,恨不得立刻吐出来还了他才好。”
丰子恺与曹聚仁都是李叔同的学生,他们的争执主要起因于对《护生画集》的认识。丰子恺听说曹聚仁认为“《护生画集》可以烧毁了”。曹聚仁的理由是敌人不讲公道侵略我国,荼毒生灵,所以要“杀”予以回敬,这种时候不能讲护生。丰子恺的观点是:“救护禽兽鱼虫是手段,倡导仁爱和平是目的。再换言之,护生是‘事’,护心是‘理’。”丰先生写下《一饭之恩》回答:“无端有意踏杀一群蚂蚁,不可!不是爱惜几个蚂蚁,是恐怕残忍成性,将来会用飞机载了重磅炸弹而无端有意去轰炸无辜的平民!岂真爱惜几个蚂蚁哉,所以护生的掩耳盗铃,是无伤的。我希望读《护生画集》的人,须得体会上述的意旨,勿可但看皮毛,拘泥小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