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读书四十年
丰子恺的这幅画创作于1947年,画题取自明代著名谏臣杨继盛在狱中所作《自说》:
饮酒读书四十年,
乌沙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上凌烟阁,
第一功名不爱钱。
可以说,“饮酒读书”这四个字正是丰子恺先生一生的写照,而丰先生恰恰也有那么半顶乌纱帽,头顶上却始终有一片青天。所以丰先生于1961年随上海政协参观团访问江西后回上海路上,写了两首《浣溪沙·途中戏作》,每一首也都是以“饮酒看书”这四个字开始。
饮酒看书四十春,酒杯长满眼长明,年年贪看物华新。
但愿天天多乐事,不妨日日抱儿孙,最繁华处作闲人。
饮酒看书四十秋,功名富贵不须求,粗茶淡饭岁悠悠。
彩笔昔曾描浊世,白头今又译《红楼》,时人将谓老风流。
丰先生这两首词中“最繁华处”指的是他在上海陕西南路的日月楼,当然对立的繁华与闲人又有更深层的含义。“译《红楼》”是指他当时正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约,翻译有日本“红楼梦”之称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