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梢头
“杨柳梢头”是宋代词人喜爱的词语,如张耒的“杨柳梢头春未多”,钱大椿的“杨柳梢头浅澹烟”,李新的“杨柳梢头春色重”,管鉴的“杨柳梢头月未残”等。丰子恺先生的这幅《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标题取自宋代无名氏《苏幕遮·陇云沈》:
陇云沈,新月小。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
试着罗裳寒尚峭。帘卷青楼,占得东风早。
翠屏深,香篆袅。流水落花,不管刘郎到。
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丰先生的这幅《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画的是象征青春的春天,在春天的“杨柳梢头”之下,是一对夫妇或情人,看上去那位男士明显年龄大一些,那么,这会不会是“能有春多少”的暗示呢?或者,这就是两代人的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