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草何故绿
这幅画的画题来自清代袁枚的《偶作五绝句》:“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丰先生很喜欢这首诗,他画一大人两孩子和一片草地。较大孩子指着青草设问,小的孩子仰头张嘴等候回答。
丰先生说:“这小孩子很可怜,他所要求的回答,是永远等候不着的!因为这问题,大人难能解答。倘根据科学理论来答复,便是隔靴搔痒,浅薄可笑。倘回答说‘这是天地好生之故’,又怎么能解除儿童的疑义呢?有人说,这‘春’字双关,乃‘有女怀春’之春。这一说把诗意浅薄化,也是可笑。见仁见智,且不管他。我总觉得这诗句奇妙神秘,这画耐人寻味。所以我近来画了不少。有人索画,提起笔来,就写此图。”这题材画多了,帮丰先生研墨的女儿笑问:“又是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不知问了几十遍了!”丰先生笑答:“这问题太难,没有人能回答,所以一直问下去。”那么,这个看似很简单很幼稚的问题,读者能回答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