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大家知道俞平伯先生评价子恺漫画的名句:“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那便是我看了《子恺漫画》所感。”这是前半句,俞平伯的后半句很少被引用,读来却也是意味深长的,他说:“——‘看’画是杀风景的,当说‘读’画才对,况您的画本就是您的诗。”
确实,丰先生那些富有诗意的漫画作品,只有细心品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奥妙,才能做到“不杀风景”。所以,大家说丰先生的漫画明白易懂,最接地气,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最接地气的,应该是丰先生漫画的取材,大多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人间烟火气;最接地气的还有那简捷的传神笔法,而相当一部分画还是需要认真“读”画,同时还需要有“加注说明”的。就“读画”而言,一幅漫画往往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读,所以我们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欢迎广大读者提出不同意见,一起读画,一起讨论。
丰先生的漫画作品一共有多少幅?首先我们尽量剔除同一幅漫画因赠送多人而画过略微不同的多幅漫画来作统计,这样可以避免雷同的重复计算。这些画作包括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漫画、丰先生自己编的各种画集、为亲友的图书作的插画与封面漫画、扉画(郑振铎先生取名)、题头画和尾花等,一共有六千余幅(当然这还是不完全统计)。这些漫画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没有机会与读者见面的。所以,我们这次编写《丰子恺漫画课——读懂外公的画》,在选画上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常见的子恺漫画;第二,不太容易看懂的漫画;第三,画面背后有故事可以讲述的漫画;第四,有关丰先生自己,以及与家人和亲朋好友有关的漫画。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编:读诗词典故,相当于丰先生自己编的画册《古诗新画》的内容。主要是古诗词,也有的是古文或者成语典故。第二编:读插画艺术,这也是丰先生绘画作品中最少与读者见面的一批。第三编:读战乱诸相,选的是《战时相》里的漫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丰先生在报刊上发表的抗战漫画。第四编:读人间世态,其中所收录的漫画类似于丰先生自编的画册《人间相》《民间相》和《都市相》。第五编:读儿童故事,这里包括丰先生《儿童漫画》《学生漫画》等。第六编:读亲友轶事,这一编也很有趣,丰氏家族的家庭琐事、家风家教,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丰先生对子女以及第三代的热爱,以及有关他的朋友们的漫画,都在他的笔下汩汩流淌出来。
细细品读子恺漫画,给人的感受就是,看到了博学的丰子恺,也是更加丰满更加风趣的丰子恺,同时深切感受到了子恺漫画的奇妙之处——就像诗歌里的“诗眼”那样,是一首诗或者一句诗最精炼传神之处;有些子恺漫画也是这样,我们姑且称之为“画眼”,这正是读懂子恺漫画的知识点。期待读者也会有同样的或者不同的丰富感触,对于我们因理解不到位而引起的错误解读,也诚挚地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意见。
杨子耘 杨朝婴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