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信息
书名:涅朵奇卡
作者:【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林非晚
排版:小阅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9-01
ISBN:9787538778502
本书由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陀思妥耶夫斯基肖像
瓦西里·别罗夫 绘 1872年
命运在把我投入未知的道路之前,
把我带到高处,以一种神奇的全景,
以一种诱人闪耀的视角向我展示了未来。
在圣彼得堡,有一位自称“小涅朵奇卡”的女孩
在圣彼得堡,一个名叫安娜·格里戈里耶夫娜·斯尼特金娜的年轻女子,日夜沉浸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字世界里。她被“涅朵奇卡”早慧而敏感的灵魂深深触动,为此痴迷,便以“小涅朵奇卡”自居。1866年,她惊喜地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招聘速记员的广告,连忙赶去应聘。原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因还债急需赶稿,决定以自己口述、速记员记录的方式快速写完小说《赌徒》,却没料到招来了一位狂热粉丝。
女性主义先声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涅朵奇卡》,是想塑造一位与当时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女性受害者”形象完全不同的角色。涅朵奇卡身具才华,坚定独立,拒绝落入男性世界的深渊,超前地表现出后来女性主义所倡导的独立女性特质。而自称“小涅朵奇卡”的安娜,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完全符合他心中理想女性在现实中的模样,因此在完成《赌徒》创作后不久,他便向安娜求婚,使之成为自己的第二任妻子,与之共度一生。
未竟之作,意外成为陀翁唯一一部女性成长小说
涅朵奇卡生平时间轴与标志性物件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涅朵奇卡》的创作始于1846年,计划的篇幅要比现存的内容长很多倍。1849年,他将前三章发表在《祖国纪事》杂志上,但就在这一年,他因参与彼得拉舍夫斯基思想小组,被沙皇政府以“思想危险分子”名义逮捕。他被判死刑,却在行刑前一刻改判流放西伯利亚。《涅朵奇卡》再也没机会写完。虽未按计划完成全部,但已完成的前三章,结构之精巧,恰好再现了涅朵奇卡从懵懂幼女走向自我觉醒的关键过程,竟意外地成为陀翁唯一一部女性成长小说。
原生家庭的创伤与病态依恋
小说前段,核心聚焦于涅朵奇卡与继父叶菲莫夫之间扭曲的父女关系。叶菲莫夫是一个沉溺于自我欺骗的“天才”妄想者,他将自己所有的不幸归咎于外部环境和他人,尤其将妻子视为扼杀他才华的罪魁祸首。涅朵奇卡从小就对这位“可怜的父亲”产生了近乎病态的依恋和同情,甚至憎恨为了家庭而辛劳的母亲。
心理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陀思妥耶夫斯基精准地描绘了涅朵奇卡与继父之间被异化的爱,以及它如何禁锢了一个幼小的心灵,使其无法分辨真相与谎言。这种深入的心理刻画,让陀思妥耶夫斯基摆脱了之前的自然主义写作套路,开创了后来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的文学样式。
上流社会的虚伪与孤独
在继父去世后,涅朵奇卡被Х公爵收养,进入了一个看似光鲜实则冷漠的上流社会家庭。在这里,她目睹了公爵夫人的傲慢与虚伪,以及公爵女儿卡佳在爱与管教中的挣扎。她体验了物质的富足,却也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巨大孤独和被“展览”的物化感。尽管她与卡佳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但这层关系也充满了复杂和压抑。
自我意识的萌芽与追求真相的主动性建立
随着涅朵奇卡步入青春期,她开始对周遭的一切产生独立的思考与质疑。她偶然在图书馆发现了一封被遗忘的信件,这封信揭示了她的养母亚历山大·米哈伊洛夫娜与另一位男子S. O.之间一段隐秘而痛苦的柏拉图式爱情。这封信不仅打破了她对家庭和成人世界的幻想,更让她开始重新审视爱、牺牲与真相的本质,让她从被动的观察者,变成了主动探寻真相的个体。
《涅朵奇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转型之作,蕴含着他日后成为世界文坛顶峰的一切核心元素
儿童视角下的社会批判与道德探索: 涅朵奇卡作为儿童叙述者,以其独特的纯真与敏感,揭示了成人世界的复杂、虚伪与残酷。这种通过无辜者视角反观社会病态的手法,预示了他在《白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对纯洁灵魂与罪恶世界的对比描绘。
“受苦的灵魂”登场: 在叶菲莫夫身上,陀思妥耶夫斯基首次深入刻画了“受苦的灵魂”。这个自负而又自卑的“天才”形象,是后期《地下室手记》中“地下人”的先声,也预示了《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矛盾与挣扎。
复调小说的雏形: 尽管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但其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尤其是思想上的交锋,每个人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真理”,已展现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作品中“复调小说”的雏形。
《涅朵奇卡》就像一个预言,几乎提前展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所有潜质。它是一部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深度和艺术广度的“入门级”试金石,能为你打开通向其文学王国的大门。
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纪念博物馆
圣彼得堡锻造巷(Kuznetsjny Pereulok)5号、陀思妥耶夫斯基街(Dostoevskogo Ulitsa)2号的拐角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