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崭新的自我
自洽的目的是自爱自强,要警惕的是,有种类似自甘堕落的“自洽”,这种逆向自洽于我们而言就大可不必了。就是那种前面提到跟“癞蛤蟆”过日子的人,认为一两次的难受叫难受,多次反复的难受就成了习惯,习惯了就好了,甚至觉得习惯了糟糕才是自己该认的样子。
你闻见了吗?闻见了吗?什么东西烧煳了?
哦,是你的脑子。
这叫习得性无助,好吗?快乐和不快乐都是自己学来的,无助、沮丧是学习之后熟悉了的不快乐。你向往着快乐美好的乐园,却还选择蜷在熟悉的地狱里。虽然这像死循环一样被折磨着,但你觉得至少熟悉,被负面思维彻底控制,甘作奴仆。像攥着断了线的风筝,泣不成声也不扔,泪眼迷失在天空……
毕竟改变是让人不安的,即便是向好的一面,但我也理解一句“习惯了”代表了太多的一言难尽。习惯痛苦比追求幸福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简单,想要幸福就必须有所行动,还不确定怎么行动才有效,但承受痛苦只需陷在原地不动就行,这就形成了一种不舒适的舒适圈。对快乐美好越发陌生,在有机会美好时,却深深地感到“我不配”,配得感低得只能悲观认命。如果只因为眼睛进了沙子,就不再去欣赏美景了,真是遗憾哪。
而且,习得性无助的人还总会笃定没人喜欢他,在想象中被全世界轻视着。笨蛋不是因为笨才没人喜欢,是因为他笃定自己没人喜欢才笨。
一位我以为超自信、走路带风的艺人朋友,他喝了点酒后对我说:我觉得自己是废物,就是个垃圾!
我震惊地心想:不可能吧?!是我听错了吗?他这么大一腕儿,居然这么评价自己?他可是万人仰慕的×××呀!
你以为我会说出人名吗?不可能!再说了,是谁很重要吗?
你说:很重要!
嘿嘿,架不住我是小龙人呀: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
我当时沉默了一会儿,拍拍他的肩说:那你以后出门前都得练轻功。
他问:为什么?
我说:因为大街上垃圾不让落地。
哈哈,其实在深入了解一个人后,这种状况屡见不鲜,再成功的人也会觉得自己不尽如人意。
生活给了你一刀,你习得性无助地自哀自怜,就意味着又给自己补了一刀。并且,别去细品:这刀怎么扎得这么准?真是神刀!如果你被插了两把神刀,就成了神神刀刀(神神道道)。
心里有刺,就要尽快拔出来,不然也会发育成刀,再拔出来时伤己又伤人。
抛弃习得性无助,笑着把刀拔出来扔掉吧。
这时,旁边会出现一个人说:捡起来,垃圾不让落地!
没想到吧?这儿还能翻一包袱呢。哈哈,但这重要吗?重要的是,我也能很共情这种感受。我每次很失落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好像死了一点点。经历了某一类事的几次挫败后,就从此先认定那些事再努力也不可能有好成绩,然后当类似的事情再发生后,果然不如意,该失望的事从没让我失望过。这时,我还会略带兴奋地自哀:终于——我就知道会这样……
神奇的是,对自己做出负面结论,居然也能得到一种满足感!认为被自己说对了,这下踏实了,这就是所谓的悲观者永远正确。都说胜不骄、败不馁。我这人,胜时可以做到不骄,但败了一定馁,一挫就馁,再挫再馁,所以才写出了《阳光彩虹小白马》:我是馁馁个馁馁,馁个馁个馁馁(我是内内个内内,内个内个内内)……
哈哈,没关系呀,我通过多年写歌、编笑话、看书已经基本自愈自洽了,你也肯定能找到属于你的更好的出口,只要咱们不闷着,没把心封死了就行。“闷”这个字,就是把心封在了门里,把一切拒绝在门外,包括快乐。
有人鼓励过我一段非常受用的自洽法则: 你把自己当作一朵花,总怕春天会离开你。但也可以这样想:即使只能活一个春天,那也代表了你的一生都在春天里呀!
他人眼里的我,认为我配得上一切的美好,我绝对积极赞同!给脸不要脸,肯定出危险。谁说不要在意他人眼光?正向眼光咱得在意啊,用来勉励自己习得快乐,超好用!
况且春天也是个被过誉的季节,因为美好在我们这里必然是件四季循环的事,在哪一季中都能舒展人生。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即兴创造着崭新的自我,干吗非把自己定义在那里?定义了负面的自己,就相当于认同了自己的痛苦! 咱别给痛苦这个脸好吗?
别总说什么自己是世上最差的人,您是打哪儿得到过什么权威官方认证吗?就别给自己颁发“非跟自己这么讲(奖)”的这个破奖啦。这个世界充满惊奇、惊喜,到处都有定义被推翻和重新被定义的事发生。不给自己设限,超越定义,和世界一起日新月异吧!
有人说,睡着了和死了没有区别。这也代表了醒来和重生是一样的!不期而遇的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没准儿就能颠覆你的多年认定,活着的“活”是动态的,所以每天的我们都是崭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