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独自穿过森林
史料称,绵州大匡山高五百八十丈。古楠古松古柏几千棵,阔林子猛林子虎狼出没。山顶盘云,山腰盘水,山下稻谷飘香、炊烟袅袅、牧歌相闻。十八九岁的李白像师父一样“升山”,像撵山狗一样跑山,像山民一般喊山,像晋代的高人一般转山。大匡山的大气场,笼罩未来的大诗人。两晋士族见了面,要看对方有没有“山林气”。若是山林气稀薄,则是俗人一个,不足论交也。李白是呼吸着山林气长大的,又自号李东山、李右军、李卧龙、李中散、李步兵、李彭泽——这些古之高士的词语足以照亮每一棵树。精致青年所到之处,浑身挂满了偶像。然而深山里却有饿虎,有飘在夜空中的一团团鬼火,李白不怕,仗剑走得雄赳赳气昂昂,不时来一声长啸给自己壮胆。其实有点怕。他穿过乱坟堆,“鬼雨洒空草”。山风一动,或有大虫巡山,他迅速爬上三千年的古柏树,打个眼罩,观察四周的动静。他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跟猴子比灵敏,与松鼠争野果。他在树杈上蜷缩着睡觉,透过树叶看秋月,数星星、数流星。他飞身下高树,剑刺小野猪。他在林中狩猎百步穿杨,生火烤来吃得香,一口口喝着匡山村酿。火光召来了鹿儿獐儿兔儿,这些食草动物随时为李白站岗,它们一跑,李白就上树。林中独行,安全第一。
几年间,他独自穿过大森林不下十次,体内有某种被调动出来的内驱力。他并不知道力之源,反正想朝森林走。黑乎乎的森林有多少秘密?李白的剑术已得师父真传,爬树的本领胜过师父,他的酒量总有一天会超过师父。如今师娘三十六七岁了,师娘的女儿陈波儿,正是盈盈二八小娇娘。
李白走到了一块林中空地,忽然朝青天喊:陈波儿!
百丈之外似乎有回应:太白哥!
可能是幻觉吧,李白经常有幻觉,幻化成不是李白的那些高人异人。他还有分身术,既是面如好女的张子房,又是伟岸英俊的诸葛亮。黄昏时分林子幽暗,松树、柏树、榕树、楠树,越来越像互相纠缠的巨型怪物。方圆数十里没有人间烟火。李白想在野林子的最深处过一夜,日后炫耀于人:大匡山的老猎户也不敢这么干!
李白对付野兽有两个办法:一是生火,二是上树。
他背靠一棵万年古柏盘腿打坐,吸古柏之精气。眼观鼻,鼻观心也,月光从头顶上直泻下来。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进入冥想状态。冥想,打坐。师父东岩子每日三更打坐……
夜里秋风有点凉,谁来给他披衣裳?
“陈波儿!”他又叫了。五十丈外分明有她的回应:“太白哥!”
李太白跳起身来奔过去了。这鬼丫头连夜跟踪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