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红尘里”
奔波儿亲自送陈波儿下山,一路上沉默寡言,众喽啰吵吵嚷嚷。桃花坞兮十里桃花,山大王兮春风惆怅。梦醒了,从此后他不复奔波儿吧。三年千余日,多少次匹马孤剑奔过桃花坞。春夏秋冬都是她的影子,“天生你要憔悴我”。
“人生若只如初见。”陈波儿一百年也是他的初见……
并辔而行的陈波儿嘲笑他:“恁地耷拉个方正脑袋干啥?且抬头看这怒放桃花。”
伤心的恋爱者看一眼又垂下。“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猴子脸迎着山风与桃花搅作一团。从小他是村里的丑八怪,于是发誓,长大了要劫天下美妇。家境原本不错,偏要上山落草。他自诩二十年享受貌美如花,且不管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牡丹他也要,小花他也摘。桃花坞他更名为桃花劫,十里人家的美妇被他劫了个遍。想杀他的愤怒汉子到处都是。他嚷嚷: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十里桃花坞缺个风流冢……
骑在马上的奔波儿一副伤心形状。陈波儿不甚管他,丽眼只看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小哥哥呀去无踪。陈波儿泪眼问花花不语,隔墙飘到瓦上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哦,农舍的房顶上全是桃花。真是过于艳了。
远处有一人一骑冲过来了。陈波儿定睛一瞧,竟然是李白哥,那伏在马上的姿势哦,她再熟悉不过了。不会看错吧?陈波儿使劲扯眼皮。那匹棕色马冲到百步内了,神经质的陈波儿还在扯眼皮。
寨主拔长剑一声大喝:来者何人?
那个人朗声答:匡山李太白!
说时迟,那时快,人剑合一的李太白腾空飞来,借了宝马的速度,空中翻个漂亮的大跟斗,不算长的宝剑直刺奔波儿寨主的咽喉。对方一闪,利刃刺破了脖子上的一块皮。寨主急切间还招,李太白人一落地又倒翻跟斗,龙泉宝剑刺穿了寨主的肩膀。
这一招叫鹞子翻身,李白自创的。马背上腾起的那一招叫饿鹰扑食。
寨主奔波儿正在恋人惆怅,而李白马快,又使出平生绝招。否则以奔波儿的武功,不至于被李白一剑刺翻,血洒桃花坞。七八个小山贼围上来救主,一阵刀枪乱舞。陈波儿吓傻了,猴子脸趁乱劫了她,纵马朝老林子奔去。李白急了,欲杀倒在地上的寨主,冲出包围圈。
陈波儿被劫持,却回头喊了一句:“小哥哥莫杀他!”
李太白倒转剑锋,横扫众山贼,飞身上马追那个猴子脸。毕竟宝马快,须臾追上了。那个姓侯的副寨主身手不凡,紧要关头扔了陈波儿,拔剑迎战。留得七尺顽躯在,不愁青山无妇人。李太白与他斗了十九个回合,并未占得上风。草寇不乏实战经验。二人从马上打到地上,剑气杀气搅得桃花乱舞。陈波儿滚了几滚跌入泥坑,切齿高叫要来助阵,却是坐地打冲锋,原来她的腰腿有点痛……三丈外杀气腾腾,千树桃花乱纷纷落红尘,看上去委实吓人。那猴子脸一招接一招,剑光四射,要取小哥哥性命。陈波儿闭上眼不敢看。
李白学剑五年,遭遇山贼猴子脸。
李白且战且退,寻思破敌的招数。诗人靠什么?诗人靠灵感。剑客靠什么?剑客也靠灵感。他退退退,活像一只退退虫,身形不稳脚打晃。猴子脸欺他年少,长剑直进刺他咽喉。他来个旱地拔葱,猴子脸飞身摘桃。他落地逃跑,却被凸起的树根绊倒,一头扑下去,状如狗吃屎。猴子脸从背后疾步抢来,哈哈大笑:你这东岩子的高徒,青莲乡的高士,陈波儿的梦中情人,今日命丧桃花坞。
刹那间,李太白变成了大蛤蟆,往前一跃,身后的长剑刺空了。这蛤蟆功他足足练了三个月,主要用于落败逃生。腹肌真如铁,一跃三尺许。先收缩,后飞跃。
猴子脸掉头对泥坑里的陈波儿说:我的情敌原来不堪一击。
陈波儿惊慌失措,猴子脸看在眼里。一瞬间,他满以为胜券在握。
李太白趴泥坑一动不动,宝剑也扔在一边。双手撑着泥巴颤颤的,似乎爬起来很有些艰难。这使他的对手越发放松了——原来他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侯副寨主的一张瘦脸笑得稀烂,桃花坞走桃花运哦,山上山下传美名,先杀李太白,后劫陈波儿——山寨里与她作成则个。这厮的念头一闪,警惕性又放松一半。
那李太白忽然操剑在手,旋转矫健身,飞起一脚踢他面门,斜出一剑刺穿他。这一招正是他苦练已久的“飞脚斜剑”,虚招实招并起,迅雷不及掩耳,曾经突袭师父成功。《道德经》讲以弱胜强,年轻的李白进一步悟出强者示弱再示弱,以诱敌深入。二十年行走江湖的侯副寨主中了他的招——托大了,轻敌了,分心了,走神了。另外,千树桃花将他迷住了。
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李白杀人,杀的是坏人,要取他性命的贼人。
猴子脸作恶多端,桃花坞命丧黄泉。这个故事,当地人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