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树浪
李白看指甲,食指、中指的都抠翻了。红太阳下青山,青山风忽大起,刮过连绵起伏的山脉呼啸而来,窄而陡的九十九道拐,但见两边绿浪翻滚,一排排树浪要张口吃人。
李白顿时傻了。树浪!蓝色的海浪,绿色的树浪!女妖长发排山倒海。
指甲抠泥土,奈何抠不进去,身子被风吹斜了。再来一股大山风,恐怕要被吹下去。真是想不得哦,想啥子来啥子。身子右边百丈外,只见树浪高九尺,一浪接一浪打来,扑来,绿惨惨黑乎乎压过来。李白紧趴着,状如巨型壁虎,身上的布袋却是很招风,他背的那把孔子琴不弹自响,似乎有曲调。半个身子被气流抬起来了,阴阳道袍舞狂风。
千万排树浪是峨眉山的树妖派来的吗?难道山神不管吗?急切之间,李白尚能思及鬼与仙。手忙脚乱的,思绪并不乱。山风不停,树浪不歇,一直趴下去趴到月亮出来吗?李白贴紧峨眉山,寻思对策。要趴,也不能趴九十九道拐,万一睡着了,人就滚下去了,还是找个树洞睡觉好。习武青年心劲发,试了试拇指和小指的指甲,要赶在晚霞消失之前,爬完这吃人不吐骨头的九十九道拐。拇指有点用,而小指头不中用。平时练武不及小指头,一阳指,二指禅,中神通,轮不到区区小指。生死关头它没劲,指甲薄如何插?只怕用力过猛断在了土里头,留在峨眉道山,遗人笑柄。剑客侠客李白,指甲不过如此。
风狂树浪高,布袋鼓大包。孔子琴一阵乱响,琴心安在?那个酒葫芦左右晃荡……李太白的体重不足一百二十斤,再一次被风吹起,侧翻,腰间硬硬地抵了一下。
嗬,钝匕首,两把钝匕首!李白拔出七寸长的匕首,左一插右一插,插进,前进,爬过两道拐泥巴路就是胜利!行路难,行路难,壮士李白不怕难。
胜利了,泥巴拐被抛在了身后,扭头看像两条蟒蛇。李白吃了一块牛肉,喝了半口酒,算是打打牙祭吧。再鼓一把劲,把剩下的十九道拐拿下,喝它五斤烧酒,吞下一堆牛肉与白面馒头。壮士李白确实饿了,需要补充体力,重新回到壮士。
嗬,匡山李太白,浑身肌如铁。
狂风吹过去了,九尺树浪矮了一半。好看,翻滚的林海树浪真好看,只要它不是一副吃人的凶相它就相当好看。人在九十九道拐,放眼无边无际的美林海,欣赏最后一抹霞光。嗬,神的光啊!对年轻的李白来说,这确实是充满神性的时刻。接着爬吧,区区十九拐不在话下,拐上去有个飞檐亭子歇息,把酒临风歌一曲。李白把拿出来的牛肉又放回布袋,耸了耸背,可爱的牛肉撞了撞腰。
李白闲步拾级而上,状如书圣王羲之升山,却听头顶上一阵喧哗,他抬头,看见了悬在树上的许多红屁股。猴群!大大小小几十只,嘻嘻哈哈的,挤眉弄眼挠猴毛的,耍屁股亮“红灯”的。李白拔剑自卫已经来不及了,猴子们掠枝夺叶抢先手,从各个方向朝他俯冲。他条件反射使出了武艺,挥拳如雨,劈掌如风,然而猴子并不想跟他打架,只拉扯他背上的布袋。怪只怪拿出了香飘十里的苏牛肉,二十里外的猴子也赶来了。猴尖叫,隔山隔水传信号。
李白被扑倒,被左右拉扯转着圈子,即将大卸八块。峨眉山猴群的动作快,诗人李白的念头也不慢,刹那间灵光一闪。只听他来一声饿虎长啸,猴群略吃了一惊。李太白趁机伸手掏出苏牛肉,使劲扔出去。还有腌鸡、包子、馒头,通通扔。猴子争牛肉去了,争完牛肉腌鸡再争包子馒头。体形巨大的美猴王捧起了酒葫芦独自享受,漂亮的“猴妃”捧苏牛肉殷勤伺候……李白松了一口气,抚剑含笑春风里。诗人灵感真无敌。
然而三五只中猴小猴又来扑他扯他,他惊慌失措,不知道野猴子的哪河水又翻了。眼看胜利在望,只剩三道拐了,小猴子扑他个猝不及防,差一点让他滚回原点——那就不复是原点了。除了神仙,谁能让他恢复原状?修这九十九道拐,修了多少年?死了多少汉子?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