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有景道不得”
李白在楚地漫游,从一座古城到另一座古城。鄂州的赤壁古战场,汉阳的黄鹤楼,巴陵的岳阳楼……蜀中难得一见的浩瀚水域,着实让他开了眼界。他写诗,一挥而就,丹砂加以收藏。登黄鹤楼却碰上了劲敌:有个叫崔颢的人已经题了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气势,把李白给镇住了。想半天想不出更好的句子,只好拜下风。拜下风却又心有不甘,在墙上留下两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据此不难推测,李白这句话是写在崔颢七律诗的下边。后来他名声大振,崔颢又沾他的光。黄鹤楼则沾了这两个诗人的光,成为中国四大古典名楼之一。
李白大言不惭,李白又识得好歹。这是他的可爱处。大才一般不谦虚的,年轻的大才尤其不谦虚,历史上似乎找不到相反的例子。生命冲动在更强中保持强度,那一股绵绵不断的内驱力是看不见的,绵延百万年的生命冲动,不是任何科学的研究对象。
此间,李白有了一个朋友吴指南,也是四川人。吴指南旅途染重病逝世,李白掏钱安葬他,坟墓在洞庭湖边。过了两三年,他又从安陆专程赶来,挖墓起尸,迁葬吴指南于鄂城(今武昌)之东。这件事传为美谈,表明李白重义气。不过,我觉得他有借此扬名之嫌。他以侠士自居,要干一件事情给世人看。出道三年了,名声起不来,于是他不顾炎炎夏日奔鄂城,搬运已经腐烂的尸体。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猜测,因为唐朝行任侠之风,李白不甘落后。任侠是说,任着性子行侠仗义。任侠的最高境界,乃是天马行空般的行事风格,李白自负,要体现这种风格。
巨大的生命冲动使李白成为李白,李白冲力强而不自知,不自知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