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
李白沿长江一路东下,在浙东逗留了一阵子,旋去江西庐山。庐山方圆五百里,有大汉阳峰、小汉阳峰,汉阳峰也叫香炉峰;有温泉,有瀑布,有著名的虎溪。但是,庐山缺好诗,东晋的陶渊明到庐山与高僧盘桓,并不写诗,这位五柳先生,房前屋后皆风景,没有名山大川的概念。化平淡为神奇,说的就是陶渊明。
李白在庐山泡温泉,温泉俗称长汤,庐山香炉峰下有个温泉院,李白泡长汤两天三夜。这个享受型的蜀中富家子,恨不得泡它个九天九夜。酒肉摆在石头上,玉枕搁在长汤边。庐山夜凉如水,长汤正宜肌肤。李白躺水看月亮,月牙儿挂在古木梢头。香炉峰赫然入目。星月之清辉不正是神的光辉吗?李白躺水躺到月西沉,喃喃自语:“真舒服啊!”
翻个身,出口气,人又沉下去了,摸着水底的石头慢慢游,不是游鱼胜似游鱼。
庐山的夏夜啊,美酒清风拼沉醉。是庐山的李白还是李白的庐山?
香炉峰,庐山瀑布,李太白是留下了好诗的。若干年以后,李白在骊山泡长汤饮美酒,双臂掀大浪,嚷嚷着要跳进杨妃入浴的华清池。飞流直下三千尺啊。飞身一跃华清池……
名篇《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事实上,庐山瀑布哪有三千尺,连三百尺都没有,诗人针对感觉写实,而不是量尺寸,搞科考。审美,这一点很重要。毕加索认为他父亲画了几百只鸽子,人们到他老家去看,发现画布上只有九只鸽子,然而,毕加索还是宣称有几百只鸽子。
艺术家固守童年印象。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
李白的审美之眼抛向庐山瀑布,庐山从此名扬天下。犹如杜甫登泰山,泰山就和亿万年的泰山不一样了,词语进入山脉,方块字在峰峦之间,在白云之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句子从此与泰山相连。伟大的诗人像泰山、庐山、峨眉山一样伟大。区区万户侯,何足道哉。
东林寺在香炉峰下,七百年前慧远禅师设道场于此,陶渊明、陆修静去拜访慧远,东晋三位高士,大笑携手闲步过虎溪,留下赫赫有名的《三笑图》。东林寺内外,古木森然。李白入寺细观《三笑图》,遥想渊明风度。《舆地纪胜》:“庐山山水甲天下。山之南,则简寂、栖贤、开先、归宗;山之北,则太平、圆通、东西二林。”
西林寺建于东晋,“水石之美,亦东林之亚”。三百五十多年后,苏东坡来到西林寺,面向寺壁,长锋苏字一挥而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首二十八个字的小诗,不数日,传遍了五百里大庐山。
李白的诗,苏东坡的诗,加起来五十六个字,垄断了庐山风景。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巢云松:结巢于云松。现在的庐山,五老峰是一大景点。
庐山名气大,李白是有大功的。历代写庐山的诗何止千首,传世的少。文学艺术领域是讲究胜者通吃的。太白星冉冉升起,意味着无数小星星沉下去。
一个李太白,掩盖了唐朝成千上万的小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