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新用户福利,0.01充值币购书一次
本书不参加新用户福利活动
起始集:第2章:高效能人士也有拖延习惯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北大教授讲《百年孤独》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第10章:绿柳山庄初见
124.66币240币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还差0.01元(0.01币)
价格:
50.66币
计算中...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免费或已购章节不扣费
还差0.01元(0.01币)
职工图书馆已开通机构支付功能!选择心仪好书,机构代你购买。
知道了切换为机构支付

14天前
1
初读《资本论》时,总被“商品二重性”“剩余价值”等概念绕得晕头转向,仿佛在啃一块坚硬的理论岩石。可当把这些抽象逻辑与现实生活对照,才惊觉马克思的笔像一把精准的解剖刀——我们每天刷到的直播带货,本质是“劳动力商品”在数字时代的异化;工资单上的数字,藏着“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无声博弈。 最触动我的,是它对“人”的关注从未缺席。马克思批判资本,并非否定市场经济,而是戳破了“资本增值优先”下人的工具化困境:当打工人被称作“人力成本”,当创意被量化为“流量数据”,我们正不知不觉沦为资本循环中的一环。这种对“异化”的深刻洞察,放在算法统治的今天,反而更具警示意义。 它或许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但教会了我一种“透视”能力——不再只看商品的标价,而是追问它背后凝结的劳动;不再只羡慕财富的积累,而是思考其分配的逻辑。百年过去,《资本论》依然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在物质洪流中,看清自己与“资本”的真实关系。
05月10日
读《资本论》有感 读完马克思的《资本论》,我受到很大震动。以前觉得经济就是买卖东西,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背后的学问可深了。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经济剖析得很透彻,像商品二重性、剩余价值这些概念,让我明白资本家怎么靠剥削工人赚钱。 这书也让我理解了经济运行的规律。原来商品价格波动、经济危机爆发,都不是偶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导致的。读它就像有个智慧的老师,带着我看社会经济的真相,不再被表面现象迷惑。它虽然难懂,但多琢磨几遍,就能发现对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太有帮助了,让我看待经济问题更深刻、更理性。
05月02日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