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您所在的分组
清单革命(解读)
[播]子安、[著]阿图·葛文德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曾经推动奥巴马医改的白宫顾问,发起了一场“清单革命”,为复杂的生活理出头绪 内容介绍: 当今世界,在医疗、交通、建筑、餐饮等行业,因为失误导致的事故越来越多。针对这个问题,作者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掀起了一场所谓的“清单革命”。《清单革命》通过大量的案例,说明了运用清单的重要性,提出了运用清单的四大原则:简单有效、权力下放、持续改善和以人为本。目的在于将“清单革命”推广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让整个世界变得简单、安全、高效。 作者介绍: 阿图·葛文德,是一位哈佛医学院教授和《纽约客》杂志医学专栏作家。他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和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是《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他的作品曾经获得过“美国最佳科学短篇奖”。 金句: 1、人类的错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知之错”,一类是“无能之错”。“无知之错”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知识而犯下的错误,“无能之错”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正确知识,但却没有正确使用而犯下的错误。 2、人类并非全知全能,即便是得到先进科技的支持,我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关于世界和宇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我们无法理解无法掌握的。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3、我们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已经超出了个人正确、安全和稳定地发挥其功效的能力范围。知识的确拯救了我们,但也让我们不堪重负。 4、每个人都在等待救世主,但中央集权的解决方法只会让人等得望眼欲穿。将决策权分散到外围,而不是聚集在中心,让每个人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才是让清单奏效的关键所在。 5、无论是对建造摩天大楼的工程师来说,还是对应对险情的飞行员来说,清单都不是无所不包的操作手册,而应该成为帮助使用者发挥专业技能的有效工具,要做到简洁、快速、实用。
断舍离(解读)
[播]殷超、[著]山下英子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 内容简介: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作者简介: 山下英子,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犀利金句: 1.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2.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3.断舍离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扔掉。舍的秘诀,就是完全地以自己为中心,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因此,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更高级别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的阶段。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许三观卖血记(解读) 余华作品
[播]殷超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之一,当代先锋派小说代表人物余华的经典之作 内容介绍: 本书讲述了一个叫许三观的小人物,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 在中文版自序中,作者说,“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而书中的主人公正是用卖血来丈量了苦难的长度;在韩文版自序中,作者说,“这是一本关于平等的书”,然而,书中的主人公许三观到头来却发现,“就是长在自己身上的眉毛和屌毛都不平等”;在德文版自序中,作者又说,“我知道自己只是写下了很多故事中的一个”,所以,这本书只是那个时代小人物苦难生活的缩影。 作者介绍: 关于作者: 余华,祖籍山东高唐,1960年生于浙江杭州,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叶兆言、苏童等人齐名。主要作品有《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近三十个国家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金句: 1. 写作和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都是为了再活一次。 2. 海涅说:“死亡是凉爽的夜晚。”海涅也赞美了死亡,因为“生活是痛苦的白天”,除此之外,海涅也知道死亡是唯一的平等。 3. 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 4. 人活一辈子,谁会没病没灾。谁没个三长两短?遇到那些倒霉的事,有准备总比没准备好。聪明人做事都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5. 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