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新用户福利,0.01充值币购书一次
本书不参加新用户福利活动
起始集:第2章:高效能人士也有拖延习惯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北大教授讲《百年孤独》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第10章:绿柳山庄初见
124.66币240币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还差0.01元(0.01币)
价格:
50.66币
计算中...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免费或已购章节不扣费
还差0.01元(0.01币)
职工图书馆已开通机构支付功能!选择心仪好书,机构代你购买。
知道了切换为机构支付
5天前
《显微镜下的大明》:在细微处见时代肌理 马伯庸以“显微镜”为喻,从徽州丝绢案、婺源龙脉案等基层事件切入,撕开了大明王朝光鲜表象下的真实褶皱。书中没有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而是聚焦税赋、户籍、司法等“毛细血管”里的博弈:小吏的算学智慧、乡绅的利益裹挟、百姓的生存挣扎,共同织就了一幅鲜活的明代基层生态图。 这些看似琐碎的案件,实则是制度漏洞与人性欲望的碰撞。比如丝绢案中,一个数字错误竟撬动了三县数十年的利益格局,既暴露了官僚体系的低效,也展现了普通人在规则缝隙中的韧性。马伯庸用通俗的笔调,把枯燥的史料转化为充满戏剧张力的故事,让读者在“破案”式的阅读中,触摸到历史的体温。 比起同名剧的戏剧化改编,原著更像一部“历史解剖报告”,它告诉我们:宏大历史的走向,往往藏在这些被忽略的细微角落里。
16天前
读《显微镜下的大明》,就像在历史课本的边角发现了一行小字,细看竟是另一个惊心动魄的世界。原来历史不只是皇帝大臣的舞台,更是这些小人物真实的挣扎。
18天前
国庆中秋窝在沙发里翻《显微镜下的大明》,忽然觉得马伯庸写的那些藏在卷宗里的“小事”,和假期里的烟火气竟撞在了一起。书里没有朝堂权谋的宏大,只盯着徽州丝绢案里算不清的税、婺源龙脉案里争对错的村民——就像双节回老家,听长辈念叨“今年中秋的月饼比去年贵了两块”“村口那棵老桂树被台风刮断了枝”,全是细碎到不值一提的“日常卷宗”,却比任何故事都让人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