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新用户福利,0.01充值币购书一次
本书不参加新用户福利活动
起始集:第2章:高效能人士也有拖延习惯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北大教授讲《百年孤独》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第10章:绿柳山庄初见
124.66币240币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还差0.01元(0.01币)
价格:
50.66币
计算中...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免费或已购章节不扣费
还差0.01元(0.01币)
职工图书馆已开通机构支付功能!选择心仪好书,机构代你购买。
知道了切换为机构支付
9天前
1
纸上阡陌:在唐代京畿的乡野间寻找另一种远方 翻开徐畅的《长安未远:唐代京畿的乡村社会》,我的假期突然有了一种奇特的时空纵深。当朋友圈被各色风景照填满时,我却在这本严谨而温厚的学术著作中,寻得了这样一句“假期宣言”:“远离宫阙的喧嚣,乡野的呼吸才是长安最绵长的脉搏。” 这趟纸上旅行,让我看见了另一个长安——不是李白诗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的浮华都市,而是那些散落在京畿之地的寻常村落。徐畅以近乎考古学家般的细致,为我们复原了唐代京畿乡村的肌理:那里的田契文书记录着普通农人的希望与挣扎,村社组织维系着基层社会的运转,寺庙与集市构成了乡民的精神与物质世界。原来,历史的真相不只存在于帝王将相的列传中,更埋藏在这些沉默多数的日常生活里。 阅读至此,我不禁联想到这个假期的旅行方式。现代交通让我们轻易抵达千里之外,却也可能错过了真正的“远方”。那些被我们匆匆掠过的乡村,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常,是否也如唐代京畿的乡野一般,藏着某个时代最真实的呼吸? 书中对唐代乡村邻里关系、信仰世界的描摹尤其令我动容。在“五家为邻,五邻为保”的制度下,乡民们构筑起相互依存的生活共同体。这种紧密的社会联结,反照出现代都市生活中的某种缺失——我们拥有了更便捷的交通,更发达的网络,却可能在喧嚣中丢失了与土地、与邻人的真切联结。 这个假期,当别人在路上奔波时,我却通过这本书进行了一场“逆向旅行”——不是走向广阔天地,而是潜入历史深处。那些唐代乡民的土地纠纷、赋税压力、婚丧嫁娶,虽跨越千年,依然能触动今人的心弦。历史从未真正远去,它只是换了一副面容,继续在我们身边上演。 《长安未远》给我的启示在于:真正的远方,不只存在于地理的位移中,更存在于时间的纵深里。当我们能够从当下抽离,潜入另一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我们便获得了双重视野——既能理解历史的脉络,也能更清醒地审视当下的处境。 合上书卷,唐代京畿的乡野气息依然萦绕不去。这个假期,我没有远行,却在这本书的引领下,完成了一场最深刻的旅行——在历史的阡陌间漫步,与千年前的普通人对话,重新思考“远方”的意义。或许,最好的假期不一定是去了哪里,而是心灵在何处获得了滋养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