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新用户福利,0.01充值币购书一次
本书不参加新用户福利活动
起始集:第2章:高效能人士也有拖延习惯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北大教授讲《百年孤独》
共24集 已更新至12集
第10章:绿柳山庄初见
124.66币240币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还差0.01元(0.01币)
价格:
50.66币
计算中...
余额:50.66充值币 50.66赠送币
免费或已购章节不扣费
还差0.01元(0.01币)
职工图书馆已开通机构支付功能!选择心仪好书,机构代你购买。
知道了切换为机构支付
7天前
这不仅是一本介绍洛阳风物的书,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它让我们明白,唐诗里的洛阳,不仅是地理上的一座城,更是中国人精神世界里的一处精神原乡,其风物之美,历经千年,依旧在文字中熠熠生辉,在读者心中缓缓流淌。
9天前
1
诗里的洛阳,比远方更远 这个假期,当友人们在朋友圈晒出各处名胜的打卡照时,我却随马鸣谦的《唐诗洛阳记》,进行了一场更为深邃的旅行。书中有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诗里的风景,比眼睛看到的更长久。”这恰是我最想说的假期宣言——不必远行,文字自能带我们抵达任何向往的远方。 《唐诗洛阳记》将洛阳城从历史的尘封中唤醒。马鸣谦以诗为线索,为我们复原了那座“诗都”的鲜活肌理:白居易在履道坊的宅院里“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闲适;李贺在天津桥上“晓声隆隆催转日”的奇崛想象;刘希夷笔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洛阳城东桃李芬芳。这些诗句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成了通往盛世的密码。 最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对唐诗与洛阳空间关系的解读。每一处地名——龙门、金谷园、白马寺、伊水——都不再是简单的地理坐标,而是情感的容器,承载着千年前诗人们的悲欢离合。当李白在洛城闻笛时,那笛声不仅飘荡在八世纪的夜空,也穿越时空,在我阅读的此刻重新响起。这种通过文字实现的共情,让假期有了一种独特的纵深感。 现代人的旅行常常浮光掠影,我们忙着在景点前拍照,却很少真正“看见”风景。而通过《唐诗洛阳记》的阅读,我体验到另一种旅行方式:让心灵在诗行间漫步,与古人同悲喜。当读到“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时,我仿佛也感受到了张籍那份秋日思乡的惆怅;当品味“香车倾一顾,惊动洛阳尘”时,也仿佛目睹了韩愈笔下那个风华绝代的洛阳。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在于:真正的旅行不在于地理的位移,而在于心灵的抵达。那些被诗歌反复吟咏的洛阳风物,虽历经千年沧桑,却因文字而获得永恒的生命。我们今日虽看不到唐时的洛阳城,却能在诗行间重建那座“诗都”的精神地图。 合上书卷,这个假期的意义突然明朗起来。我没有踏上任何一趟高铁或航班,却在唐诗的洛阳城里,完成了一场最为饱满的旅行。原来,最远的远方,就藏在最近的书页间;最深的风景,就住在最美的诗行里。让阅读替我们发声,这或许就是最有态度的假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