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书速递
首页
我的书架
传习录百句:口袋本
吴震
《传习录》是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论学语录与书信集,是阳明心学的经典,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经典,其中有许多充满思想智慧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的经典语言。《传习录百句》择取和提炼了《传习录》且适当采用《王阳明全集》中的部分经典语句,并结合阳明的思想做了启人心智的解读,举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心学核心思想于此皆有充分体现,于此引导更多的读者进入心学世界的大门。
古代哲学思想巡礼
高广深
古代哲学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回顾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为你介绍不同哲学家的思想主张和影响。你将了解到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发展脉络和影响,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思考。同时,你还将认识到古代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它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方法和视角。
中国人的修为
曾仕强
中国人的特性在于能够持经达权,能够把握“变中之常”,有所变有所不变。做事的时候,要偏重实务,实务虽然是千变万化,但是其背后不变的“经”是可以把握的。不管世界如何变化,坚守本心,提升修为,都不失为一种切实有效的应对方式。
在机器的边界思考
许煜
在这一AI时代,哲学何为?艺术何为?本书汇集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领域代表人物许煜过去十年的重要研究成果,试图阐释与技术时代相关的诸多关键问题,内容涵盖哲学、技术和艺术三个领域。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煜对哲学史,尤其是个体化理论的关注,看到他对海德格尔和西蒙东等人的哲学的诠释与拓展;可以看到他提出的宇宙技术概念,他旨在建构一种新的哲学探究方式,从而超越西方技术理论;还可以看到他长期以来对利奥塔的传奇展览“非物质”的研究,以及他新近试图表述的山水逻辑。 这本书展现了许煜独特的哲学风格,以及他跨越哲学、技术和艺术的思考策略。
大河源
阿来
为了孕育这个民族、铸造这片文明,黄河努力了千万年!这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为母亲河所作的深情传记。阿来生于高原,他用诗性语言和摄影镜头记述了高原之上黄河源区的自然景观、地质变迁和文化记忆。 通过阿来的文字和镜头,我们看到造物之神如何用一条河流劈凿大地、播种生机和文明,又如何贯穿了华夏各民族融合的脉络。 黄河,我们面目模糊的古老母亲,在这本纪实作品中,重现了青春甚至幼年的面容。我们也由此重新反思热爱母亲河、与她携手前行的方式。
可能的生活
阿袁
为什么读过的书受过的教育,未必能转化为掌控命运的力量?红颜更容易薄命?什么样的女人更容易“厚命”,拥有更强壮的生命力? 作家阿袁以凌厉冷峭、黑色幽默的笔触,洞察女性外在与内里的反差,性情与人格的悖反,勘破高知女性的情感危机与内心风暴,以及由此生发的命运悲欢。
离散:星际转移
格雷格·伊根
每个孤儿都是一名探险家,被派去绘制未知的领域。 每个孤儿本身就是未知的领域。 2975 年,小西城邦,“孤儿”从数字基因代码“心智种”里诞生。佗游历了孕育太阳系生命的计算机网络“景界”,一路探寻、啜饮着无尽的真理。随后与公民“井野城”前往亚特兰大,并结识了当地的肉身人社区。21 年后,中子双星碰撞爆发的伽马射线即将冲向地球,孤儿和井野城重回亚特兰大,试图警告肉身人,却遭到质疑。直至灾难降临。 幸存者们决心找出中子双星过早相撞的原因,但始终没有答案。这些离散者最终到达了一个经过巧妙改造的星球,星球上传来更古老的旅行者发出的信息:比中子星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唯一的逃生路线是通往所见的宇宙之外。
阅读是安静的自我觉醒
赫尔曼·黑塞
本书是德国作家黑塞的读书随笔精选集。 黑塞写书、爱书,最能知道书的魅力。他一生写了3000余篇书评,思考读书的目的与过程、人与读书的关系,也分享自己喜爱的读物。 他认为读书必须走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阅读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忘却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是为了重新更加自信而成熟地、牢牢地把握我们自己的生活。 黑塞强调书与自我的内在统一,他的文学评论不是客观的分析,而是经过内化后从中超拔出来的“随感”。在这本书里,他不以学者的立场而以读者的心境去谈“读书”,在这我们能透视黑塞如何将书籍世界化为自我世界,从而建立适合自己脾性的书目。
千千阕:宋词里的大宋小史
常华
本书稿是常华新创作的一部随笔集。作为大盛于宋的文学形式,宋词与唐诗一起,共同耸峙起中国文化的双峰,成为泱泱诗国的象征。 有别于对宋词文本的注解考据或掺和野史秘闻的戏说调侃,作为一部历史普及类书籍,本书稿史据扎实,视角独特,以宋词为载体,以历史随笔的方式,将一首首宋词“掰开”,去切入宋人的生活,去深度地理解宋人,感悟宋人。 在亦文亦史文史兼融的叙述风格中,回望或缅想三百余年两宋史,循着宋词的足迹,完成与宋人心灵的对话……
赵匡胤:从黄袍加身到金匮之盟
张三迟
这是一本深入探讨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生平的历史著作。从赵匡胤的早年经历、军事才能、政治智慧到最终的离奇死亡,全面、真实地展现这位历史人物的多面性。 通过对赵匡胤一生的梳理,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朝的建立背景、赵匡胤的个人魅力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