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书单:中国经典文学作品集
首页
我的书架
诗经
佚名
《诗经》是我国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韩诗外传》。 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宋词三百首
上彊村民
宋代是我国词创作的鼎盛期。现在可考的宋代词人有一千四百余家,共计作品两万余首。由上彊村民朱孝臧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具有代表性的选本。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作者外,并以凝练的文字对每首词的写法、艺术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作品。注释的其他部分,除了注释字音、字义、名物制度以外,还尽可能将词作中的语典、事典注释出来,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作者简介:上彊村民(1857--1931),本名朱孝臧,清代词人,字古微,工诗词,通格律,著有《强村语业》等书。又曾编刻《强村丛书》二百六十卷,汇集唐、五代、宋、金、元人词总集五种,宋词别集一百十五种,馀为唐及金、元词别集。
唐诗三百首(插图珍藏本)
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插图珍藏本)》选编唐诗中的精品;以前作为家塾课本;流行很广;包括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等人的作品;展现了群星璀璨的中国诗歌巅峰唐诗的风貌。
论语
孔子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作“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 本书添加详尽注释,有白话译文,并辑录朱熹、程颢、程颐及张居正等人对论语的点评,颇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孟子
孟子
《孟子》以对话体散文的体裁,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活动和言论,讲述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他的哲学体系和伦理教育思想。全书行文大气磅礴,极具感染力,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读必考的经典著作。
庄子
庄子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自由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老舍经典三部曲:茶馆
老舍
悲剧喜剧双料大师老舍经典之作,讲述一个大茶馆在精明干练的王掌柜的努力经营下,一步步变成小茶馆直至消失的悲喜剧。人生有时如戏,刹那欢天喜地,刹那惊天动地,认真努力,便不会被踢出局。意外有时突然来袭,我们无法选择命运,却可以选择如何面对问题。一个小茶馆就是一个大社会,在这里,品的不是茶,而是人生。《茶馆》,中国戏剧永远的典范,中国话剧的里程碑,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的奇迹”,北京人艺60周年常演不衰的灵魂剧目,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各种艺术形式,原著比改编更好看。
我与地坛:(插图版)
史铁生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这部散文集选取了《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秋天的怀念》《合欢树》《黄土地情歌》等史铁生最为经典的散文。其中《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散文之一,全文感情深厚隽永,哲理含蓄,感人至深,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
边城
沈从文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一部中篇小说,凭此书一举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书中寄托着作者关于“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较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作品。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全书共二十一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似一幅或浓或淡的水墨画,以古朴清新的语言,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