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书单:教师节特别推荐
首页
我的书架
爱的艺术(弗洛姆作品系列)
艾里希·弗洛姆
《爱的艺术》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的著名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三十二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在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只需投入身心的感情,而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个性,以此形成一种创造倾向,否则,一切爱的尝试都是会失败的。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不能谦恭、勇敢、真诚、自制地爱他人,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爱。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需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去学习。既要学习爱的理论,也要在爱的实践中学习。
儿童阅读的力量
李怀源
作为《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特级教师李怀源相信儿童阅读的力量,在本书中分享了他在多年的儿童教育过程中,对于儿童阅读的理性思考,对于推动儿童阅读的实践策略构建,并基于自己的亲身阅读,从“体验爱的温暖”“品尝生命的味道”“黑暗中的一束光”三个方面,分享了值得儿童遇见的49本好书。阅读的意义是在阅读行动中构建的,做一个好的伴读者,带领儿童与好书相遇,让儿童遇见更好的自己。
儿童的人格教育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de Adler) (作者), 彭正梅 (译者),彭莉莉 (译者)
《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关于儿童人格教育的经典著作,汲取多年儿童心理研究的精髓,从各个方面向读者阐述了如何去呵护孩子、爱孩子,并让孩子顺利地长大成人。阿德勒指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失败者”!本书不仅是父母必备的育儿经典,也是研究儿童心理的教育手册。
孩子的心灵:儿童心理分析案例
山中康裕
作者结合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的理论,采用“沙盘游戏”“风景构成法”“树木人格测试”“照片治疗法”“书信交流”等各种表达性心理治疗方式,通过与患者儿童面对面、心与心的亲切交流,最终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力量回到了“原来的自我”。而治疗师本人,在为患者儿童提供一个自由而且受到保护的空间的同时,默默地陪伴他们,通过凝视儿童的目光,密切留意他们的表情,随时确认传递出的信息,从少男少女各自特殊的“窗口”中探视他们心灵的深处,及时把握住治疗时机。作者对在书中登场的少男少女生动具体地描述必定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情绪密码:揭示儿童情绪的力量
韩海英
在孩子面前,父母时常感觉无力甚至忧虑,因为每个父母都期待把孩子培育成为健康、优秀而幸福的人。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要读懂和理解孩子的情绪,从小培养孩子在情绪方面健康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能抵御成长中的各种压力。"情绪调控力力”就像是在孩子们心中的一把雨伞,只有当它足够结实时,才能保护伞下的人免受风雨之苦。《情绪密码》这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绪释放,并结合作者多年的职业经验,教导父母在孩子"情绪”方面的培养与训练技巧。
从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
上海市浦东南路小学
《从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是上海市浦东南路小学区级重点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智慧型活力课堂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是浦东新区浦东南路小学多年行动研究的成果总结,旨在改变知识灌输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弊端,以学生智慧发展为导向,力图建构基于课程标准的智慧型活力课堂,从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本书主要包括七部分,分别是理论思考、课程标准、课程统整、教学情感、教学时空、教学时机及学校实践,集课程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充分展现了智慧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总结。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
周成刚
这是一本讲述国际教育的书,是一场历时7年教育寻访的总结。 作者周成刚老师从2013年发起“探寻世界名校之旅”,足迹遍布四大洲大部分发达国家的顶尖名校,从教室到实验室、从食堂到宿舍、从图书馆到创业中心,采访了几百位同学、教授、毕业生、创业者和学校校长及政府官员,并图文并茂地把他这7年的见闻和思考记录下来。 诚如俞敏洪老师在本书序言中所言,在中国,既有流畅优美、富有思想的文字功力,又有一流的摄影水平,并且能够把这两者完美结合的人,应该为数不多。如果再加上流利的英文水平和深厚的西方文化功底,以及对于教育的深刻领悟和真诚热爱,可能就只剩下周成刚一人了。
创造让学生享受的教育
高桂梅
本书是基于编者在教育改革路上的所见、所悟、所做编写而成,内容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着眼于专业素养和师德是教育者做好教育的前提条件,从树立职业理想、感受教师幸福、教师应有的教育态度和教学行为,师德等内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围绕着为学生创造享受的教育,从备课、上课、评课、课后反思、我的教学创新实践等内容开展论述;第三部分,结合编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从读懂学生、尊重学生、我的班主任工作艺术等内容与大家分享。总之,该书能给每一个真正关注教育发展、参与教育改革的老师们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动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