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首页
我的书架
乌合之众(解读)
[播]殷超、[著]古斯塔夫·勒庞
对大众思想最尖锐的批判之作,虽然已出版一百多年,其学术与思想再过一百年都不会过时。这本书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作者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冶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值得看: 1、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 2、对群体中的个人来说,不可能的概念消失了。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 3、支配着大众的,永远是榜样,而不是论证。每个时期,无意识的群体都会模仿少数有个性的人。但是这些特立独行的人还是会默认普遍的观念。他们要不这样做的话,模仿他们就会变得异常困难,他们的影响力也会因此缩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过于超前的人,对于自己的时代一般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两者有太严重的脱节。
艺术:让人成为人(解读)
[播]殷超、[著]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
这是一本人文学的通识基础书籍。作者耐心地解释着一直被我们忽视的人文学科的魅力。目不暇接的古今名言,对平常生活细致入微的分析,这本再版了8次的书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犀利金句: 1、要尊重自己身处其中的环境。憎恶你周围的一切是一张通向绝望的单程票……永远不要把你的幸福寄托在会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上;那样的话,你也许需要永远的等待。你必须做的是要在你自己的内在世界里找到可以应付混乱的免疫力。 2、可是,喜悦是个什么意思?它又是什么样的喜悦呢?我们的回答是:美在我们内心之中激发出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就是美自身的证词……只要它的各个部分安排得恰当,我们看着它时就会感到喜悦,我们无需对这喜悦做出进一步的分析,而这种喜悦即是审美喜悦。
身份的焦虑(解读书)
[播]殷超、[著]阿兰·德波顿
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 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 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 德波顿巧妙地通过心理学和哲学的知识,为我们抽丝剥茧般地解析了问题的答案。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 值得看: 1、对生活抱以很低的期待不仅正常,而且明智。 2、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无关。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不会在我们葬礼出现的人)对我们得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的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假如我们不能停止焦虑,我们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3、治疗身份的焦虑并无灵丹妙药,但我们可以尽量去了解它,一旦对它有所了解,当我们再次面对对手的漠视和挚友的成功之时,我们的反应不会仅仅是痛苦和内疚。
生活十讲(解读书)
[播]陈思、[著]蒋勋
《生活十讲》是台湾广播节目“文化广场”的结集,曾安抚过监狱中很多绝望而困顿的人。作者在书中从广阔的生活中选取了:价值、官学、伦理、信仰、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这十个侧面,展开叙述,内容深刻,着实引人深思。 在当下时代,旧有的社会转型、伦理道德重建,人的物化、官学的限制、信仰的缺失和急功近利,似乎都不可避免,新的价值、官学、伦理和信仰亟待建立,作者正是从这方面写就的这本《生活十讲》。他借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文化的本质,悲悯却并不忧伤,在这个问题迭出的时代,带给我们一种发自内心、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作者简介: 蒋勋,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著有艺术论述《美的沉思》、《齐白石》、《破解米开朗基罗》、《天地有大美》等,散文《岛屿独白》、《欢喜赞叹》等,诗作《少年中国》、《母亲》、《多情应笑我》、《来日方长》等,小说《新传说》、《情不自禁》、《因为孤独的缘故》、《秘密假期》等。 犀利金句: 1. 台面上越是强横的人,越不容易让人看见他的脆弱之处,但是脆弱一定存在。 2. 真正能限制爱情的方法,就是彻底拿掉限制,让对方海阔天空。 3.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定位,有他不同的定位过程,每个人都能够满足于他所扮演的角色。 4. “难”绝对是生命中幸福的开始,“容易”绝不是该庆幸的事。 5. 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与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
未来简史(解读)
[播]殷超、[著]尤瓦尔·赫拉利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犀利金句: 1.在第三个千禧年开始之际,人类开始意识到一件惊人的事。虽然多数人很少想到这件事,但在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已经成功遏制了饥荒、瘟疫和战争。当然这些问题还算不上被完全解决,但已经从过去“不可理解、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转化为“可应对的挑战”。我们不再需要祈求某位神祇或圣人来解救人类,而是已经相当了解怎样能预防饥荒、瘟疫和战争,而且通常都能成功。 2.算法指的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人类有99%的决定,包括配偶、事业和住处的重要抉择,都是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我们把这些算法成为感觉、情感和欲望。 3.要说金钱是个互为主体的现实,相对还比较容易接受。但如果说自己的神、国家、价值观——这些赋予我们生命意义的事物——也是虚构的,我们就没那么容易接受了。我们希望相信自己的生命有客观意义,希望自己的种种牺牲不只是为了脑子里的各种空想。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都只存在于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
文明是副产品(解读)
[播]良辰周、[著]郑也夫
作者用独具见识,富于想象且细致的考辩和大胆的推论,从外婚制、农业、文字、纸张、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些人类早期的最伟大发明,来思考人类文明的产生。 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副产品”造就的,不是有直接用途的那些东西造就的。事实上,人类文化宝库里的大多数东西,没有实际用处。 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要比有直接实际用处的东西的知识含量大得多。无用之学最后才有大用处。 犀利金句: 1.环境的偶然性,基因变异的偶然性,共同决定了自然选择是偶然的,无目的的。 2.农耕时代的到来,给人类带来了恒久定居、贮藏积累、人口激增、劳动分工与社会分层等诸多改变,最终开启了一个复杂的社会。 3.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人类在演化过程中渐渐发育出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意识和理性,而意识与理性的产物就是文化,它们同样是人类的生存手段,甚至,后来成为我们的生存方式。
智识分子(解读)
[播]良辰周、[著]万维钢
常识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时代。 这是一本关于现代世界的书,作者想在这本书中讲些一个现代人应该有,而且只有现代人才可能有的“智识”——智慧和见识。想要理解这个现代世界,乃至做些决策,就得有这种智识。这本书会纠正你想当然的判断,告诉你一些靠谱的认知科学的研究结果。 犀利金句: 1.如果一个物理学家谈物理,哪怕他只是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做科普,外行一般也不太敢提出质疑。人们知道物理学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尖端科学,没经过多年训练的人胡乱说话只能闹笑话。可是当一个社会学家谈论社会问题的时候,哪怕他旁征博引了好多东西方先贤的经典理论,别人还是可以毫无压力地批评他。 2.市场化绝不仅仅是产权改革这么简单的事。你必须有足够好的基础设施能确保信号有效传递,才叫真正的市场经济。
知识的边界
[播]殷超、[著]戴维·温伯格
这本书阐述了传统知识的定义与获取,已经随着互联网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里,你能收获: 如何对待互联网上的知识? 互联网的知识又有什么样的特性? 网络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快速与准确的做好决策吗? 值得看: 1、互联网时代的问题,不是信息超载,而是信息过滤失效。 2、所有的知识和经历都是一种解读。 解读是社会性的。 解读没有高下之分。 解读发生在话语之中。 在某一种话语中,某些解读是倍受青睐的。 3、知识的基础即事实,我们自认为我们在实施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不可撼动的知识宫殿,但也许仅仅是因为那些大声疾呼的不同意见并没有被公众听到。 4、互联网本身包含丰富的多样性,存在太多的分歧。没有一个突出的占据优势地位的观点,我们将会迷失在一个不同观点织就的漩涡里。我们需要在我们对任何事都无法达成的共识且将来也无法达成共识的世界里探索如何获得知识。
最好的告别(解读)
、[著]阿图·葛文德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作者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深刻启迪。 内容简介: 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并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带来启迪。 作者简介: 阿图·葛文德: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大力褒奖的医学工作者,《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哈佛医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纽约客》等杂志的医学专栏作家。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2003年美国最佳短篇奖得主,2002及2009年美国最佳科学短篇奖得主,2009年荣获哈斯丁斯中心大奖,2004年被《新闻周刊》评为“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南亚人物”之一。 犀利金句: 1.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2.事实证明,救治失败并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进程的尊重。 3.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含两层意思: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及能力去积极生活。 4.第一种勇气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的勇气——寻思真正应该害怕什么、可以希望什么的勇气。但是更令人却步的是第二种勇气——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 5.人的一生就像是一种循环,从小长大,选择叛逆,想要逃离父母的控制,而老了也要叛逆,逃离束缚,重新回到原点,归零。 6.老年人面对的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在这个手机每年更新换代的时代更加明显。 失去对人生的掌控可能是衰老所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7.善终服务试图提供一种死亡方式的新范式。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接受其主张,但是,那些接受的人在为我们这个时代展现一种死亡艺术。这么做代表着一种抗争——不仅仅是抗击痛苦,同时也是抗击医学治疗看似不可阻挡的势头。 8.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故事,人们想要的是自己书写的自由;而这个故事的结尾,对留下的人来说,可能比对作者自己更加重要。
家(解读)
[播]祖情、[著]巴金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一部封建大家族的衰亡史、青年的反抗史,一部歌颂青年的赞书——爱过、恨过、成长过,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内容简介: 描写旧式封建家庭的解体和青年人的反叛。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所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 精选书摘: 1、街灯已经燃起来了,方形的玻璃罩子里,清油灯的光在寒风中显得更孤寂,灯柱的影子淡淡地躺在雪地上。 2、这个可悲的真实就是:这般人是没有希望了,是无可挽救的了。 给他们带来新的思想,使他们睁开眼睛看见这个世界的真面目,不过是增加他们的痛苦罢了,这正像是使死尸站起来看见自己的腐烂一样。 3、这几年好像是一场凄楚的梦,现在梦醒了,可是什么也没有,依旧是一颗空虚的心。 我们的境遇不同。我赶不上时代了。我一生只是让命运在摆布,自己不能做一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