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首页
我的书架
掷地有声:从山西看中国脱贫攻坚
鲁顺民
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共十八大后山西省新一轮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三位作者历时六个月,深入到山西省58个贫困县中的21个(含10个深度贫困县)采访调研,内容涉及精准识别、易地搬迁、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作者用平实、质朴的语言,通过一个个扶贫故事,讲述了那些贫困人群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讲述了扶贫干部们的精诚奉献与执着坚守,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
掷地有声:从山西看中国脱贫攻坚(英文)
鲁顺民
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共十八大后山西省新一轮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三位作者历时六个月,深入到山西省58个贫困县中的21个(含10个深度贫困县)采访调研,内容涉及精准识别、易地搬迁、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作者用平实、质朴的语言,通过一个个扶贫故事,讲述了那些贫困人群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讲述了扶贫干部们的精诚奉献与执着坚守,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故事集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毛相林,男,汉族,1959 年 1 月出生,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人,初中文化。1992 年 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 年 3 月起,历任老下庄村民兵连长、团支书、会计、大队长、村委会主任。1995 年 12 月起,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 4 月起,担任新下庄村村委会主任。2020 年10 月至今,任新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获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感动中国 2020 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扎根基层一线的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毛相林,男,汉族,1959 年 1 月出生,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人,初中文化。1992 年 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 年 3 月起,历任老下庄村民兵连长、团支书、会计、大队长、村委会主任。1995 年 12 月起,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 4 月起,担任新下庄村村委会主任。2020 年10 月至今,任新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获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感动中国 2020 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送你一缕阳光:遂宁市脱贫攻坚纪实
遂宁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这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集。收入本书的二十余篇报告文学作品,聚焦四川省遂宁市脱贫攻坚的艰辛探索和生动实践,从不同角度、不同人物、不同场景,围绕领导干部扶贫、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家庭、贫困村的全新蜕变等内容,以生动的事例、朴实的文字、清新的手法,系统、客观地反映了四川省遂宁市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现实变革和历史画卷,歌颂了遂宁市人民“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攻坚:中国反贫困行动
孙久文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贫困问题始终是世界各国孜孜探索的古典难题。在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的长期实践中,中国的反贫困行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背景下,本书聚焦于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伟大实践。在梳理中国贫困问题演变历程,总结国内外反贫困举措和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精准扶贫战略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扶贫战略的成效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讨论了区域协调发展与脱贫攻坚、城乡统筹与脱贫攻坚以及相对贫困等重点问题,并对中国未来扶贫战略的调整与完善进行了展望。本书可以为贫困问题研究人员和参与扶贫工作的政府部门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区域经济学高年级研究生的参考书。
重庆脱贫攻坚先锋: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先进事迹(重庆卷)
重庆脱贫攻坚创新实践丛书编写组
本书辑录了重庆市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1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41名)、先进集体(32个)的先进事迹。 那一个个坚毅的身影、一桩桩感人的事迹、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一句句铿锵的话语……就是“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生动诠释和最好注解。
读懂中国脱贫攻坚(英)
胡富国
本书围绕“中国扶贫从哪里来?中国扶贫方案是什么?中国扶贫到哪里去?”三个问题,以介绍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生动实践为主线,全面回顾了中国减贫的历史与现实,总结了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展现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发展、消除贫困的情怀与智慧,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帮助国内外读者读懂中国脱贫攻坚蕴含的中国故事与中国方案。
一片叶子的重量:脱贫攻坚的“黄杜行动”
王国平
本书是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得主王国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全书记录了浙西北群山旮旯里穷得叮当响的湖州安吉县黄杜村,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干部党员带头,通过种植白茶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黄杜村党员致富之后,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主动向四川、贵州、湖南等贫困地区群众捐赠白茶苗帮扶脱贫的典型故事,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肯定。全书反映了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下,新时代共产党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为党分忧、先富带后富的崇高精神。
“增减挂”宏略:广西增减挂钩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研究
渠霓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地方相继采取建设用地置换、周转和土地整理折抵等办法,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解决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的不足,这启发并推动了中央出台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精准扶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紧紧相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之下,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资源规划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增减挂钩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近年来,在推动增减挂钩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书稿的重点就是对增减挂钩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成果的呈现,以及对其经验模式的总结和提炼。同时,作品提取典型案例,集中反映增减挂钩实践成果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大成就。作品的出版将有利于全面展示广西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研究与实践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大成果,对广西的土地改革、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都具有重大意义,对全国范围内的“增减挂”相关研究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