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首页
我的书架
人间有味(新)
汪曾祺
在汪曾祺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人间有味》前两辑尽写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护国路白汤羊肉,玉溪街蒸菜,葱油、锅贴、片儿汤,火腿月、酥子,玉麦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五味》中说到山西人能吃醋,辽宁火锅,汤,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南方爱吃甜,四川人口味偏爱麻辣等让人不由在心中勾画起一张美食地图;《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淌着红油的鸭蛋,咸菜慈姑汤,各种河鲜、野味和田间地头的野菜;《食道旧寻》中写老舍先生的好客、沈从文经常吃米线,陶重华、吴宓、张宗和、孙凤竹、崔芝兰、沈有鼎、吴征镒诸先生在牛肉面馆的定期聚会;写冰西瓜的技巧,写豆腐的各种做法……让人不由觉得垂涎三尺,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厨房里。 后两辑写亲情、友情、街巷之情和乡情,充满着浓浓的回忆。那种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透过纸被,直抵人心。
不可不读的“国民大师”文学作品精品集(全30册)
汪曾祺
不可不读的“国民大师”文学作品精品集(全30册)
红炉烟暖且闲坐
汪曾祺
这是一本以饮食为主轴的散文合集,收录了梁实秋、汪曾祺、俞平伯等作家的散文作品。书中,无论是记忆中故乡的味道还是四方美食,无论是有名的酒庄茶楼的饕餮盛宴,还是农家小菜、地方小吃,都无贵无贱,无偏无颇,各有千秋。
愿少年乘风破浪
汪曾祺
本书是知名作家汪曾祺在晚年对自己人生成长轨迹的梳理。 书中回顾了其童年时的家庭、玩伴和故乡的点滴,少年读书时的老师、同学,还有从小到大引以为傲的读书、写作、绘画经历。 书中着重讲述了他在战火频仍的艰苦环境下,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回忆了众多与师友交往的逸事,尤其是他与一生的良师益友沈从文先生之间的情谊。 在贫穷、不如意的人生里,如何面对困境? 如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汪老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汪曾祺经典小说散文作品(共2册)
汪曾祺
《青少年读本之汪曾祺作品》专为青少年甄选精华汇集、体量适中的66篇经典散文及33篇经典小说,包括《人间草木》《昆明的雨》《葡萄月令》《异秉》《受戒》《大淖记事》等名篇。汪曾祺散文写家人、师友、书事、美食、虫草、游历……他始终用温柔的笔触描绘世间的一草一木、一茶一饭、人生冷暖,世间百态,读来平静朴实、温暖感人。 汪曾祺小说描写的多是风土人情和市井生活,读起来亲切而又舒缓,他笔下的人物也多是普通小民,他们任性率真而又隐忍戒律。汪曾祺打心眼里对假、丑、恶有着强烈的反感,他认为小说应该让人在生活中看到希望,所以他始终心怀悲悯与敬意,用书写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善、美。
花园
汪曾祺
《花园》是汪曾祺早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刊载于1945年6月第二卷第三期《文聚》,原有副标题“茱萸小集二”。《花园》是用回忆的笔调描述作者幼年时家中的花园和在花园中玩耍的情景。开篇“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一个“亮”字,表明花园在作者记忆中的明丽色彩,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 作者堪比一个博物学家,在《花园》中描写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并与孩童的玩耍、游戏结合在一起,虽然文字是不事修饰的白描风格,但灵动有趣、意兴盎然,让读者的情绪也为之昂扬振奋。但如果仅仅如此,就不是大师笔法了。《花园》中,汪曾祺在明丽童真的底色中又增添了幽静、清冷、玄妙的元素,比如花园外尼姑庵中小尼姑打水的声音,夜晚家中高朋满座时花园里的孤寂和忧郁。结尾作者和父亲在花园中相遇后的相顾无言,更是神来之笔,让人击节称赞。 在《花园》中,汪曾祺对生命的描摹、对亲情的感悟、对自然万物的凝视精到深刻,让人意犹未尽,不忍掩卷。《花园》发表时,汪曾祺只有二十五岁,却已经展露出一个天才大作家的风韵和厚度。
国学巨擘留下的文学经典(30册大合集)
汪曾祺
国学巨擘留下的文学经典(30册大合集)。
活着,得有点兴致
汪曾祺
《活着,得有点兴致》是汪曾祺的散文作品集。全书从四个角度,展现出汪曾祺多彩的人生及对生活的态度。分为四章,“人间草木”收录《花园》《生机》等关于草木的文章,篇篇经典;“四方食事”收录《五味》《家常酒菜》等关于美食的文章,带读者领略饕餮盛宴;“自得其乐”收录《写字》《看画》等关于书画等兴趣的文章,展示汪曾祺的兴趣世界;“我的世界”收录《西南联大中文系》《我的世界》等过往经历的文章,回忆汪曾祺的故乡及老师亲友。
飞鸿传书寄真情
汪曾祺
《汪曾祺经典》丛书精选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杂文、小说、评论、书信等内容,并配有一些老照片及其书画作品,进一步展现其美文佳作。 《飞鸿传书寄真情》为《汪曾祺经典》丛书之书信集,是汪曾祺先生一生众多往来书信的结集作品。全书共收入汪曾祺先生与沈从文、巴金、黄裳、范用、萧珊、陆建华等众多名家的多封书信,以及与妻子、晚辈谈生活点滴的家信等,不仅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深入理解汪曾祺和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当代文学史的史料。
诗文臧否真性情
汪曾祺
《诗文臧否真性情》为《汪曾祺经典》丛书之评论集,收录了大量作者创作的评论类文章,包括评文学创作、评作家作品、评创作心得,以及评书画、曲艺等其他艺术门类,如《黑罂粟花——<李贺歌诗编>读后》《从戏剧文学的角度看京剧的危机》《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等篇目。形式有文论、艺术随笔、演讲稿、发言纪要、自序、为他人作序等,并配有一些老照片及其书画作品。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代文学大家鲜明的性格,以及其对文学创作所秉持的正确、积极、充满能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