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近日,在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23年度“中国好书”正式揭晓。本次评选共有44种图书入选。穿越书海,乐在书香,读书嘉年华,邀你一起共享读书盛宴。

“中国好书”的评选注重甄选文化品质和阅读价值。为推动更多人阅读与写作,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在原创性和系统性上力争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本期“中国好书”推荐从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科普生活类别出发,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从跨越时间的巨变,到千年文化的积淀,从时代变迁的故事,到专业领域的科普,坚持丰富社会理想,充盈现实力量,帮助读者寻找独一无二的人生之书。
主题出版类
透视百年党史,立志千秋伟业,恪守人民至上,推进理论创新。

本书以政治学理论为视角,以中华文明为坚实底色,力求揭示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宏大视野出发,着重探讨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成功带入人类现代文明的新天地,使自己的创造实践变成一种有根、有源、符合人类发展前进方向和时代要求的新型文明。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对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进行理论解码,是回溯历史、把握当下、展望未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的深度解读。

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路径在遵循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要基于国情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本书从现代化角度系统总结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验,重点阐述正在开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发展战略问题,尤其关注新发展阶段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全面论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本书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关理论及实践的学理性阐释,是一本由浅入深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通俗理论读物,有助于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他类
一部通过印刷出版文物反映我党百年风云发展史的原创纪实文学作品。

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遴选有节点性意义的100件文物追根溯源,挖掘讲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出版文物及其背后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历史。图文并茂地把党的历史和理想追求讲述给读者,让党的红色出版故事惠及广大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探寻出版物背后的时代与人物,求索塑造这些“存在物”的精神与心灵。致敬出版长河中的每一朵为此奋斗的浪花。
人文社科类
十二生肖与华夏民族共同书写中华文明史,破解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文化符号。

通过分析出土的动物骨骼以及各种反映动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画像砖石、绘画以及相关的文字记载,向读者科普十二种动物在华夏民族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内容不仅有过往生肖文化史中注重的民间传说与民俗,更新增独特的考古学家视角,重述华夏民族与动物相处的漫长历史,梳理十二生肖对华夏文明的重要贡献。

本书是一部将考古所得、扎实可信的知识与千百年间流传的浪漫传奇融合的典范作品。使读者在品趣味故事之余,能深刻感受独特生肖符号中所蕴含的深厚内涵。
厘清古代兵学脉络,精解中国第一兵书。

从梳理中国古代兵家脉络开篇,继而分析《孙子兵法》的谜题与特征,诠释《孙子兵法》的观念,剖析《孙子兵法》与其他经典的异同与互补,以及竹简本《孙子兵法》的价值与佚文,最后阐述《孙子兵法》的版本与篇序。将内涵生存之道的军事思想和高瞻远瞩的兵家韬略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解读。

将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军事知识和涉及哲学、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有机联合,彰显古代军事智慧的魅力。
文学艺术类
大辽河
津子围
马上阅读
讲述普通百姓的生活,展现辽河流域沿岸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以“我”对辽河的走访探寻为主线,讲述辽河流域历史上的生活故事,追溯辽河流域生态的形成原因,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沉情感和温暖关怀。作品合理运用跨时空和跨文体写作手法,对辽河的“当下”现实进行“考古”,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书写辽河流域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的变迁史。

让读者在故事里感受精神、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统一,发掘悠长时空隧道中,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和“活化”精神。
记录浩瀚星空与渺小的半棵树之间,基层社会的众生万象。

由坐落在秦岭大山深处某村落两家之间的百年老树被偷为引线,将十余年来基层社会中涉及多个家庭和众多事件的复杂面相一一揭露。广涉乡村的山川地貌、人情物理、众生万象,以及经济形态和文化观念等丰富复杂的内容,展示出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本书以小见大,展现基层社会风土面貌的同时,以中国式的审美表达表征人与自然这一时代人类的共同命题,形成了一部现实与浪漫,生态与荒诞多重合奏的磅礴交响史诗。
科普生活类
透过科学之眼,历经千万年的时间尺度,一窥造物神奇。

从中国湖的命名文化引入,探索不同类型湖泊的成因和地质特点,帮助读者了解湖泊的水体复杂性,介绍湖泊的生物多样性。以各个湖区的典型湖泊为例,带领读者了解发展的具体状况和相关文化传统,总结湖泊和人类之间息息相关的命运。

通过了解中国各具特色的典型湖泊,聆听湖泊内心的秘密。帮助读者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体会中国湖泊的景物之美、物产之丰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20多年亲历ICU生死一线,见过死才知道如何更好地生。

ICU,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作者通过记录20多年来在ICU一线的真实经历,讲述了19个生死一线的感人故事。通过医学科普和人文关怀的双重视角,还原ICU紧急救治的过程,科普危重症医学常识,探讨在生命最后防线时刻,如何面对来自人性和医学的挑战。不放手,是医学给予生命的最高礼遇。

一个个生死交织的真实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生命的脆弱与珍贵,让我们见识到能让人在危难之际绝地重生、让恐惧的灵魂得到安慰的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