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首个节气。此时太阳行至黄经225度,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锐减,气温呈现断崖式下降。北方大地率先响应时令,水面开始结起薄冰,土壤逐渐封冻,呼啸的北风裹挟着干燥的冷空气席卷而来。南方虽仍有秋的余温,但昼夜温差也显著拉大,晨昏时常被清冽空气包围。
宋代诗人刘敞在《立冬后风雨》诗中写道:“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生动地描写了立冬过后的寒冷和变化无常的景象。让我们跟随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走进冬季、感受冬季,共读这份节气书单。
 
立冬是秋冬两季的“分水岭”,它带来的冷空气预示着冬季的降临。此时,气温常常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特别是在一次强冷空气过境之后,昼夜温差明显增大,清晨时分常常能看到初霜的踪迹。这种寒冷已不再像秋凉那样温和宜人,而是裹挟着北风的凛冽,吹在皮肤上会带来明显的刺痛感,宣告着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已然来临。 
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眼见着水面开始凝结薄冰,土地因受冻而变硬,绚丽的飞鸟也仿佛隐匿踪迹,天地万物都开启了“省电”模式,准备休养生息,静待新生。这三候生动地描绘了初冬寒气逼近、天地万物逐渐闭藏的动态过程。
立冬时节的寒冷尚不似深冬那般凛冽,更像是一种冬天的铺垫,正在为整个冬季的严寒打下基础,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冷。让我们在冬季独有的冷冽中,与书为伴,享受美好时光。
 
跟随丰子恺漫画,走进博学、有趣的丰子恺,感受画作的奇妙之处。
 
丰子恺的外孙和外孙女为追忆丰家漫画课,还原漫画背后的故事和心境,收录了多幅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汇成此书。杨朝婴、杨子耘姐弟俩曾在外公丰子恺膝下承欢,也看过外公丰子恺如何创作漫画。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杨氏姐弟如何从“外公”的亲切视角,解读画中孩童的天真、人间的情味乃至对万物的慈悲。让我们换个角度走进丰子恺,走进漫画作品。
在纷繁复杂的当下,这本漫画书守护了我们的一份纯真。 全书分为六部分,分别为读诗词典故、读插画艺术、读战乱诸相、读人间世态、读儿童故事、读亲友轶事。每一个部分都精心配有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丰子恺曾说:“我是企图用形状色彩来代替语言文学而作文。”在他可爱又蕴含深意的漫画背后是其独特的处世之道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这样富有诗意的漫画作品,只有细细品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奥妙。
 
摄影小白的最佳拍摄指南,让你在日常生活中“仪式感”满满。
 
一幅完美影像的呈现离不开基础理论、设备器材、参数组合。作者没有像教科书一样枯燥地讲解参数,而是用简单凝练的语言讲清晦涩难懂的摄影理论,不会让摄影小白一头雾水。每个关键的摄影知识点,如光圈、快门、布光等,都通过理论结合实拍的方式,系统性地一一介绍。每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都放置了作者实际拍摄的照片供大家观赏。
这本书将带我们超越冰冷的参数与技巧,深入“有温度”的影像内核。它教我们如何观察光线与阴影,如何构图能让一块面包诉说新鲜,如何让一杯咖啡氤氲出生活的暖意。无论你是希望提升技能的内容创作者,还是纯粹热爱生活的记录者,都可以跟着作者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立冬,是冬季的起始,也是农林业生产进入越冬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南北气候差异显著,此时的农事活动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貌。北方农林作物区已经全面进入越冬期。民间有“立冬小雪,白菜出窖”之说,在这个时节,北方家家户户开始囤积白菜。而在南方,此时则呈现出“冬忙”的景象。正所谓“立冬种麦正当时”,华南地区正紧锣密鼓地播种冬小麦、移栽油菜。
“立冬补冬,补嘴空”,这句古老的谚语道出了民间的智慧。人们习惯于在这一天用美食来犒劳自己,抵御严寒。在北方,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人们认为吃了饺子就能在这个冬天保证耳朵不受冻。在南方,则可能是一顿热气腾腾的涮羊肉或一锅滋补的药膳。从忙碌的秋收转为安闲的冬藏,这不仅是一种顺应天时的养生哲学,更是一份对辛劳一年的自我奖赏。在秋去冬来的季节,让我们在书中得到休憩,在书中获取平静。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跟随高原建设者的脚步感受草原生活。
 
作者杨志军以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真挚的情感,回望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书写了高海拔地区的时代巨变和草原人民的精神心路。故事围绕着藏族牧民与汉族干部家庭几十年的命运交织展开,在草原改革、生态保护、时代变迁的宏大背景下,生动刻画了生活其中的人们如何与自然抗争,与不同的文化融合的立体画卷。
整部作品以“我”为视角,父亲和母亲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知识分子,他们放弃了大城市的优渥生活,先后去到艰苦的草原牧区工作,为牧区的教育卫生事业献出了青春乃至生命。书中塑造的“父亲”和“母亲”的角色更像是时代的缩影,是对一代人奉献精神的深切缅怀。让我们能够在震撼与感动中,思考如何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建构起一个有信仰、有温度、有希望的精神故乡。
 
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带你品味时序流转中的唐诗之美。
 
书名“雪片一冬深”取自杜甫的《寄杨五桂州谭》,本书便以这一片雪花为引,徐徐铺开唐诗中整个冬天的画卷。作者编纂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的诗歌总集,而是循着时令的足迹,着重挑选与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相关的唐诗。从初雪飘洒到数九寒天,细腻解读诗人如何用文字捕捉寒冬的肌理、记录人间的暖意。
恰好立冬时节,这本书应和了此情此景。全书开篇便是写立冬这个节气。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是一个与寒冷共处的智慧故事。这本书在编排上,每篇都以诗加图的方式呈现,错落别致,并在辑封里加强了岁时轮转的设计感。可以处处看到作者有关时令的小巧思。读了此书,仿佛与王维、李白、杜甫等诗人并肩而立,共赏同一场雪,从古诗词中获得了一份宁静。
 
立冬,是四季轮回中一个意味深长的停顿,它提醒我们顺应天时,将生活的重心从向外奔忙转为向内安顿。此时人们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冬季宜多喝温水,养阴的同时还可以润燥。随着自然界的万物进入“闭藏”的状态,人的心神也应随之收敛、沉静。此时,宜减少无谓的社交与消耗,像大地积蓄能量一般,养护自己的精神。锻炼身体也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天气转凉,不宜在室外进行过度的锻炼,应该注意加强保暖。
老话说:“冬季不养阳,一年都白忙。”冬天寒气重,人体内的阳气微弱,就容易遭到风寒湿邪的入侵,所以冬日养生第一事,在于藏阳、敛阳。而且在冬天人们容易被萧条、凋零的季节环境影响,无意识感到心情低落。所以在冬季,要注意疏导情绪、调节心情。让我们在寒冷的初冬共饮一盏清茶温暖自己、共读一卷好书充实自己。
 
知名心理学作家卢熠翎的又一力作。他把吸引力的相关著作做了整合和梳理,还融合了圣多纳释放法、转念等。文中引用莱特斯总结的话“只要我们有想要的欲望,那就意味着我们是匮乏的。匮乏和欲望是同一种东西,正是欲望把我们困在了有限的世界里,欲望是快乐最大的敌人!”卢熠翎在字里行间用简单的语言最大程度地为人们解析困惑,用实用的原创方法帮大众完成自我蜕变。
作者总结了使用吸引力法则的三个心法:产生一种没有欲望的欲望;你要先成为它,才能得到它;当你不想要它了,你就能得到它。在各章节中还加入了简短的案例来说明。除此之外,在吸引力法则“要求、相信、接收”三个基础步骤之外还增加了神秘的第四步骤,释放欲望带来的感受和欲望本身,以此来更强效地显化落地吸引力法则。通过掌握以上三个心法和四个步骤,使用吸引力法则会得心应手,得偿所愿。
 
一本关于压力管理的心理读物,75个解压方法让你5分钟重启身心。
 
作者詹妮弗·L.泰兹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资深心理治疗师,她在书中提出“轻释压”的方法来改善当代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高压情境时产生的情绪问题。“轻释压”的目的不是彻底消除压力,而是与压力为友,在需要时能快速缓解压力给我们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并进一步化压力为动力,激发更好的表现。
詹妮弗·L.泰兹针对“轻释压”提出了75个解压策略,包含思维、身体和行为三个维度。有助于你在没法获得专业心理咨询的情况下快速转变心态和行为。此外,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学会心态上的转变。读过这本书,你会发现,人在任何时候都有改善自身感受的能力。真正的解压不是总想着消灭压力,而是学会与压力为伍,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