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书目丨带你回顾峥嵘岁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

为了深入学习党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引导我省党员和积极分子将爱党爱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个7月,给大家推荐20本优秀的红色书籍。
推荐理由:对习近平总书记新近引用的148则典故的深刻解读,是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人民日报评论部,著有《习近平讲故事》、《习近平用典》等。

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在习近平对古代典籍、经典名句的运用中有着充分体现。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习近平用典》第二辑出版发行,与第一辑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习近平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生动深刻运用典故,展现了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用优秀历史典故来阐释现行方针政策,必须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习近平用典时,或引用,或化用,都恰到好处,不仅有助于说明现行治国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还为我们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树立了榜样。
推荐理由:行业内领军人物以全局视角,深入浅出地总结中国改革经验,解读中国宏观经济,了解金融领域前沿的研究成果。

刘纪鹏,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和参与者,是全国人大《证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起草组成员,也是我国著名的股份制改革理论和实践专家。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47讲至第56讲的精华内容,涵盖了中国未来经济趋势预测、股票市场分析、金融危机与乡村振兴、中国银行业改革历程与趋势展望等多个题材,既有前沿理论介绍,又有当下人们关注的热议话题,充分体现出了该论坛的权威性及学术品牌价值。在这10个讲座中,主讲人及到场嘉宾均是业内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大量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激辩,给广大读者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推荐理由:学习邓小平对中共党史研究的思想,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仍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王建国,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理论与军队政工教研中心教授。

陶德臣,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副教授。

内容简介:书稿探讨邓小平对中共党史学的研究贡献,主要介绍邓小平的中共党史学思想、邓小平有关党的重要会议的论述、邓小平对重大问题的论述、邓小平对重大党史事件的论述、邓小平对党的领袖论述及邓小平著作的史料价值。
推荐理由:想了解“十四五”,看这一本就够了!高度契合国家精神,给出落地建议。刘世锦领衔之作,深入解读“十四五”,国家智库精选读本。

刘世锦,“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内容简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需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推动改革再突围。本书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理念三个维度,深入分析“十四五”规划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背景、挑战、机遇与改革再突围的重点领域,全面阐述这一时期的发展理念、指导方针、主要目标、战略布局,描绘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蓝图,帮助读者把握宏观大势,科学制定决策。
推荐理由:入选中宣部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建党主题出版重点图书,图说党史,一目了然,今昔对照,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历程。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著有《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

内容简介:作者组织了党史研究者、摄影家历时半年,重走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探访创党的革命遗址遗迹,从北京、上海、长沙、武汉、济南、广州等城市以及法国、日本等地相关遗址遗迹上千幅图片中精选300幅图片,通过图像,串联起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遗址遗迹,勾勒了从五四运动至中共一大召开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历程,通过今昔对照,实现对激情岁月的历史穿越,实现精神之旅的再出发。
推荐理由:为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诞生提供了生动、可信的读本。

肖甡,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共党史教研工作,被评为国防大学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内容简介:《中共党史百人百事(第二版)》补充了100人100事,如邓颖超与天津早期革命运动、刘仁静与北京早期共产党组织、邵力子与上海大学,蔡畅与广东妇女运动、李之龙与中山舰事件,徐特立与苏维埃共和国教育事业等,与第1版的100人100事一起将更全面地反映中共党史重要的人和事,构成一部内容权威全面、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党史佳作。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有温度的共和国孕育史,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学习强国多次温暖推荐。

董伟,中共党史专业博士,曾任人民日报社驻地方分社社长,资深出版人。

内容简介:作者别出心裁截取了1949年1月至10月这段时间,集中围绕新中国筹建这一主线展开叙述,清晰地描绘了新中国从萌芽、发育,到成型、诞生的过程。这十个月,天天新鲜,月月精彩,共和国真实的模样逐渐显露。本书角度新颖,史料丰富,写的是故事,反映的却是规律,是经典的“国史教育课”。
推荐理由:本书根据党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运用翔实的史料,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有利于增强全中国人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杨德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宇,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高校理论宣传工作,先后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

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本书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全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干部“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党史通俗读物。
推荐理由:荣获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六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党史的重要辅导材料。

张士义,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等职。

王祖强,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当代浙江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当代史学会会长,副研究员。

沈传宝,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法学硕士,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内容简介:本书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为主题,以党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以党代会重大决策为重点,对党的一大以后的历届代表大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有详有略的记述,特别是对党的六大以后历届中央委员会各次全会作了简要介绍,较好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独特的历史发展画卷。同时,书稿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充分体现了用党的历史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和警示人的总要求,起到了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