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您所在的分组
舆论(解读)
[播]兆龙、[著]沃尔特·李普曼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带你全景式领略舆论传播现象 书籍介绍: 在现代社会,身处信息时代,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比以前的人要多很多,如果了解一点传播学方面的知识,不论对生活还是对工作都非常有好处。说到传播学,就绕不开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舆论》,它第一次对舆论做了全景式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偏见、兴趣、民主等,并以精辟的见解和独特的洞察力,深刻分析了美国和世界的大众传播,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介绍: 沃尔特·李普曼,美国著名时政评论家、作家,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记者,曾两度荣获美国新闻界的普利策奖。 李普曼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西奥多·罗斯福非常欣赏他,说他是全美三十岁以下最著名的男士。一生都致力于研究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写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其中以《舆论》《幻影公众》等最为知名。 金句 1、头脑清醒,指的是有能力分辨出表面的相似性,注意到差异性,并对多样性有所理解。 2、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在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中,我们会优先认出自己的文化里已有定义的事物,然后又倾向于按照文化业已在自己脑海中设定好的刻板印象去理解这些事物。 3、虚构的事实通常由于符合人们的期待而被当作真相。 4、宣传家能够阻止人们对事件形成独立的见解,他们对新闻进行操控,以服务于自己的目的。即便这个目的是打着爱国的旗号,但操控就是操控。 5、新闻媒体往好了说,算是社会机构的仆从或监护人;往坏了说,根本就是一小撮人利用社会秩序的混乱为自己牟利的工具。 你将听到: 1.为什么随着信息大爆炸,我们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反而距离真相越来越远,偏见越来越深? 2.我们为什么难以认知真相? 3.什么是刻板印象?它究竟有什么好处,会被我们应用到方方面面?它又有什么缺点?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缺点? 4.舆论传播手段为什么不可靠? 5.为什么“美国式民主政治”不是理想的治国政策?作者提倡的“精英治国”究竟是什么意思?
国家公诉(解读)
[播]冯雷、[著]周梅森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一场纵火案引发长山市官场剧变,揭示出案件背后各种利益集团的倾轧冲突、权钱交易等惊人腐败现象,将官场中最腐败、最黑暗的一幕呈现给读者。 内容简介: 通过一场纵火案发生所导致的长山市的官场剧变,揭示出案件背后各种利益集团的倾轧冲突以及权钱交易等惊人的腐败现象,并以办案为主线,塑造出一位不畏权贵、忠于事实、忠于法律、一身正气的女检察官的形象(叶子菁)。叶是长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这起纵火案中无意中卷入前市长和前市委书记的斗争,办案因此遇到了重重阻力。如果冲破阻力一查到底,自己身家性命可能就此不保。是秉公执法还是明哲保身,叶子菁面对着上级、下属、单位、家庭的巨大压力……《周梅森反腐经典:国家公诉》在情节设置上环环相扣,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读后令人热血沸腾,紧张激动不已。 作者简介: 周梅森,男,一九五六年出生,江苏徐州人,当过矿工、文学编辑,挂职出任过政府官员,下海经过商,从事过房产开发、实业经营、证券投资,现为中国文联委员,一级作家。著有十二卷本《周梅森文集》,三卷本《周梅森政治小说读本》及中长篇小说三十一种,另有根据其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间正道》、《天下财富》、《中国制造》、《至高利益》、《绝对权力》、《国家公诉》、《我主沉浮》等。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并获中国电视飞天奖、电视金鹰奖,其代表作中篇小说《军歌》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精选片段: 刚出大门,就看到了一片撕破夜幕的冲天火光。着火的大富豪娱乐城位于市中心,市委宿舍区在城西,中间隔了三四公里,火光仍是那么触目惊心,仿佛一轮太阳凭空跌落下来。陈汉杰很焦虑,上车后没关门就催促开车,而后用手机不断地打电话,先打到市政府值班室,得知值班秘书长已到了现场,又把电话打到了现场。 市政府值班秘书长沙哑着嗓门,在电话里向陈汉杰做了初步报告,说是现场情况十分糟糕,火势很大,有毒气体四处弥漫,大约有好几百人被困死在大富豪娱乐城内,预计后果可能极为严重。更要命的是,解放路商业区道路狭窄,消防车根本开不进去,目前消防支队的同志正在积极想办法,已就近接通了五个消防栓……陈汉杰对着手机嘶喊道:“别说这么多了,救人,现在最要紧的是救人!”
李鸿章传(解读) 20世纪四大传记
[播]殷超、[著]梁启超
「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国学大师梁启超经典之作,近代史颇具争议的人物李鸿章的“裱糊匠”生涯! 内容简介: 欲了解近代中国,不可不了解李鸿章!《李鸿章传》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在李鸿章去世后不久就写成的,也叫《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以“常带感情”之笔,描述了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功业与悲情。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直至最后与八国联军谈判,气愤交加去世。李鸿章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受制于那个时代,又不由地让人感叹他“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无望与悲恸。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2年归国,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金句: 1.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2.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3.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人才也。 4.及其败然后知其所以败之由,是愚人也,乃或及其败而犹不知其致败之由,是死人也。